![](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81/db67bbfa1a0969ed.jpg)
一套话说下来,老杨不像来提亲,倒像来拆亲。老秦与老杨说话的时候,秦曼卿在里间屋偷听。对公开招亲的事,老秦有些虚张声势,也就做个样子给人看;看老杨做事滑稽,也是逗他说两句话解解闷气。但秦曼卿却是认真的,看话放出去几天,无人前来求亲,还以为大家皆嫌她少一个耳垂,或不愿蹚这洼浑水,世上没有一个知心的。现在来了一家,他不知老杨是被吓住了,反觉得他的话句句中听,便掀开帘子说:“爹,就是杨家吧。”
老秦和老杨都吓了一跳。老秦看女儿认了真,忙说:“别急,这才刚开始说。”
秦曼卿:“不用说了,如果换个人家来提亲,肯定句句说的是自家的好;杨大爷自打进门,处处说自家的不是。这样的人家,世上也算难寻了。杨家的孩子跟大爷来卖过豆腐,我见过,买三斤豆腐,他给人称三斤三两;卖豆腐是这样,换别的事,也只有别人对不住他,他不会对不住别人。”
秦曼卿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杨百业卖豆腐多给人,并不是不会做生意,而是借豆腐发泄对老杨的不满,现在被秦曼卿当成了他为人处世的人品。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自信
是自负吧
秦曼卿能这么想,完全是因为之前已经说定的“未婚夫”太不是个东西了——这“未婚夫”也算是个“阔门少爷”,本来是双方都已经满意的一桩婚事,就因为这李少爷在一次酒局上听了同学的“实话”:那未婚妻是个被猪咬过的没耳朵的。这事居然连他自己都不知,李少爷顿时就不干了,还给老爹下了“通牒”,必须退婚!
虽然事后中间人证实了秦曼卿不缺耳朵只是少个耳垂,但这李少爷早跑出去逃婚了。秦曼卿也算是读了几天“新学”的,知道些婚姻发生变故励志下嫁的故事,又听了老杨这么说,小杨那么做,便“悟”出了道理:看人要见实,听话也要听实。
秦曼卿觉得自己终于活的“通透”了,我认为自己越来越“超脱”了。
当兵刚回来的时候,身体倍棒,皮肤光滑,脸上无痘,头发乌亮。虽谈不上能迷倒千万少女,但也敢拍着胸脯吹嘘“在撩妹上不落他人”。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看这事是真的。毕竟上学的时候自己也算“才子”,能吟能赋,在新体诗词上还均有佳作,整个高中时代,写过近20首歌,在我们这来说,也算是轰动不小的事呢!
当过了兵,虽然有时候也“自谦”——当兵之前还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当兵之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但到底在骨子里还是有一份优越感的:我就不相信有几个人是能长相超过我,才华超过我,啥都超过我的。
咱优秀,就自然要找着优秀的人玩,所以身边同龄人根本不多,基本都是比我大的。复员了不久,认识了几位哥哥,他们各有事业,或年轻有为,或成熟稳重,更有甚者情商之高超,察言观色之明洞令人钦佩。
那时我太爱喝酒了,一周少则也要喝上个两三场的,而且场场哪有少过八两、一箱的。北方人就是这样,酒量交朋友,酒量论感情。你不喝就是不够意思,你不能喝了还再喝,那证明我俩感情确实到位,可交!
一次周末小聚,我与这些哥哥们开瓶畅饮,喝到一半的时候那位“情商哥”姗姗来迟。迟来的原因是和家人聚餐,已经喝了一斤白酒了,进门之后就表示不太想喝。我心想:架子大的人,就一定要给下马威。开了一整瓶儿的啤酒递给他,这哥也豪爽,一声不吭的一口干下。
要是这么容易的就放过他,也就不是我了。第二轮,我又端了两扎杯的啤酒走到他跟前:“哥,好久不见,十分想念,这杯兄弟敬你,一定得喝!”
哥就是哥,二话不说,又是一口干下,没有一点停顿,没有一丝多言。
整个晚上,我就这么的折腾他,来回来的敬他酒,要么就挑他的关。可这哥的脾气就是好的出奇,一点都不跟我置气,还十分配合。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内心里瞧不上他:真虚伪,啥事都要表现的你最厉害,我就偏不买你的账,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其他哥哥也会有看不下去的时候,就过来劝我别使劲灌他,毕竟已经喝了一斤白酒的人了,能撑着过来捧场已经是很给面子了。我却不依不饶,为的就是一个目的:揭露伪君子的真面目。
那时的我,桀骜不驯,总想着拿人人都跟我比一番,看看到底谁更有优势。碰上这样的人了,我更是来劲,是绝对要决一个高下的。因为在我心里看来,你这样“虚伪”、爱装的朋友少了就少了,我根本不在乎。
就和秦曼卿一样:王八蛋太多,我一定要把这些人从我生活里剔除出去,然后迎接自己的美丽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