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树》-艾扬格 源于:喜马拉雅
第一节:瑜伽是一 (20190817)
本节讲述内容如下:
1.瑜伽的理解。瑜伽是结合,是个人灵魂和宇宙灵性的结合。简单理解也就是身、心、灵的结合。
2.《哈他瑜伽》和《瑜伽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目的和终点一样,都是为了达到三摩地,也即是一种喜乐状态。其中,《和他瑜伽》强调呼吸控制意识,《瑜伽经》强调意识稳定呼吸,《瑜伽经》是帝王瑜伽的源头。
3.瑜伽八分支:制戒、内制、体位法、呼吸控制、制感、专注、冥想、入定或三摩地。也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二节:个人和社会
瑜伽的练习是一种普世的修行方式,有益于全人类。个人修行的同时也要回归于社会,并帮助其他群体和社会,这又是一种修行,在社会中,对于一些看的清但看不惯的,可以保持同行,但不同调。
第三节:东方与西方(20190818)
瑜伽不只是印度人的修行方式,它适合于全人类,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也提到瑜伽是一种普世的修行方式。
人们对东方和西方的瑜伽练习存在以下误解。
1.东方和西方人在身体肌肉和构造上不同。这就好比说癌症难道也分意大利人的、英国人的、印度人的?还是癌症都一样?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其所受的苦都是一样的,身体和心理的烦恼是相同的,疾病是相同。瑜伽是适合全人类的,有利于人的身、心、智、灵各个方面。
2.饮食的差别。有人认为不吃素不能练瑜伽,素食是最不杀生的,现在很多西方人也改吃素食。不论是吃素的印度人还是吃肉的西方人,身体一样僵硬,印度人之所以很轻松的盘腿,不要以为他们身体很柔软,那是因为他们一辈子都是坐地板,而西方人坐椅子。说到饮食问题,最终还是要看瑜伽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为了快乐和健康,饮食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如果是为了灵性发展,就要限制饮食。所以问题不在西方和东方,而在于我们的灵性休到什么程度。
3.有人认为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是修练瑜伽的障碍。但全世界的人都是以个人利益为上,这不是西方独有的现象。瑜伽是让个人成长,帕坦伽利在《瑜伽经》第二章中提到,无知和骄傲是智能的缺陷,欲望和厌憎是情绪的缺陷,恐惧死亡则是本能的缺陷。瑜伽是一体的,就像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人类没有不同,虽然有些派别不同,但灵修是相同的。
第四节:生命的四大目标(20190819)
印度的传统,社会分为四种阶级(种姓制度),即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和首陀罗(苦力)。
初学者流汗学习——苦力
瑜伽维持生计——商人
同行竞争,优越感——武士
炉火纯青,修行——祭司
人的四分法(以100岁为例)
第一个25年:教育和宗教学习
第二个25年:在家生活阶段
第三个25年:放下家务的准备期
第四个25年:世间万缘,敬奉神
古圣先贤也明示人生有四大目标,鼓励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全力以赴。生命的四大目标分别是:学习伦理、道德与社会的责任,赚取世间钱财,追求生活快乐,以及最终的自由或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