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初访惠东角峰畲族村

初访惠东角峰畲族村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24-06-22 06:00 被阅读0次

当第一次知道角峰畲shē族村时,我的脑海想象中就有了它的存在。

深山里有一片怡然自得的天地,幽静,闲适,僻远而不荒凉。白日里鸟儿高飞于白云蓝天,夜晚满天星斗下虫鸣蛙叫合唱。它符合乡村所有的特质,契合童年时光的回忆,也贴合退隐的不惊不扰不忧不喜。清风明月,溪流潺潺,山花自开,一切都那么自然。人仿佛不会老,确切的说,是不觉得老去。它基本上是按“桃花源”的模式构建的。于是有那么一天,我来了,或清露垂于蕉叶,或暮色拥抱炊烟,与晨曦晚风相对,闲坐一角,一把蒲扇,岁月如歌,流萤也似在做着轻梦。当这一天,我真的来了,感受到的却不是这样。兴许有那么一丝丝失望,但角峰仍不失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它的美丽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整体环境的协调自然,袖珍梯田丰收画卷,畲族特有的文化。

上山路边,从大南山上流下来的河

现实中的角峰,它并不是想象中的山回路转曲径通幽,没有豁然开朗之感。因它一直向山里,走到了尽头。一方面缺乏山回路转的险与喜,一方面因山的尽头使得想象的翅膀、内心的需要在这里僵持凝固。想象中的桃源,大抵如墨脱,尽管我没有去过墨脱。又让我想到庐山上的牯岭镇,它在山上自成一个城镇,有点与外界“隔绝”的感觉。如果说,角峰畲族村的侧面或背后,有一条幽深的路可通往外界,当然,这条路要足够幽长,那么,就使它变得灵动。现在的角峰畲族村,错落的人家依山势而建,几乎没有很大的平地。不知当初人类为什么喜欢选择山上,而不是山下?现在来看,居山上更受自然的限制。说来我自己也迷糊,你到底要怎样的一个桃源?世上似乎就不存在。墨脱是吗?如果有一天去了墨脱,不晓得它是否符合我的想象呢?

进村的最后3公里路是比较陡的。太阳晒得我很疲惫。当我来在村中溪水潺潺蕉叶荫凉的小径,站在人家门前时,我又赞叹起来,感到累都是值得的。我看见了网上文章中的那位阿姨。我从喧嚣的城市厌倦的工作生活中来,被眼前山村环境所吸引,但不知这位阿姨是不是也有如同我一样的感受?我觉得未必。或许,她也觉得自己生活在一隅笼中吧。当然,我无法跟她做这样的交流,仅是我以己身揣测罢了。离开的时候,在路口遇到一只黄白间色的小狗,很像我家的“小白”。它没有吠叫,很平静地往上面走去。喊它,它回头望着我,好像在说,你有什么事吗?狗不会人类语言,但我相信它跟人类有默契的心灵沟通。在相望的那一刻,我似乎体会到,人狗相依的那一种感受。

山下一块平畈

其二是它的梯田。很多人来这里,大概都是冲着山中梯田来的。网上宣扬,拿它跟桂林龙脊梯田相提。当然,相距是很大的。角峰梯田并不多,据正在打药的男子说,有十多亩。原来应该是一座斜山坡,依势开采成梯田。由于山势陡,每块田都不大,狭窄而曲长。山下的水稻已抽穗,这里的水稻还没有。长得有点瘦,禾上有好多“卷叶虫”,难怪男子在打药。梯田的水源引于山溪,气候偏晚,想必长出来的稻米更香甜。梯田近看,似乎看不出它的美,远看,曲线层叠美就有了。在村路口,建了观景台,可以在适当的距离看到整个梯田。据了解,村上面已有一个观景台,我并没有上去。有一只花蝴蝶飞过来,在稻禾上翩然起舞。脚下有一只小螃蟹在爬,想抓它,它举起一对大钳子示威对抗,趁机钻进洞穴,三分之一还露在外面,用棍子扒拉,怎么也扒拉不出来。稻田一侧的山上,种有一片龙眼树,一侧则是河,河从山上流下来,有人正在修建河道。田边河岸,有一棵大秋枫树,据打药男子说有六七十年了,这或许是与山村最早长起来的一棵树了。据了解,过去吃水靠河,如干旱断流,吃水受影响。以前到增光、谭公、平山买卖,都是用扁担挑货出去。自2007年修通了水泥路,交通大为改观,自来水也装上了。小车可以开到家门前,在角峰小学上面还修了一个小停车场。

角峰村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当是建于1975年的角峰小学。现在的角峰小学,应该是今年重新修饰的,旧迹难寻。看原来的照片,把之前下方的篮球场盖了一层房子,辟成九龙峰畲族文化展览馆,学校前的广场也得以拓宽。但是,失去了原有的沧桑感,也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完全没有那种感觉了,从这点说,是一大败笔。据了解,今年四月还组织举办了第一届角峰畲族村文化节,这当然是好的,但是,更希望在保持原有文化元素的前提下,是真正为改善提高畲族村人的现实生活而着想的,而不是其他。

村的西边山上,新开出一条“路”来,远看,像一道抓伤的划痕。那么陡,又不像是修路。如果从谭公祖庙那边修路过来,抄近路,只有打隧道了。后了解到,是修建煤气管道,跟角峰畲族村并没有关系。

站在村中盘氏宗祠前远看

其三是畲族文化。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畲族发源地和传说祖籍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北部的凤凰山。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闽南、潮汕等地。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至清代时,多数畲族族人已被汉化,成为潮汕人和客家人的构成成分之一。

广东畲族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山区。安徽省也有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人口约13953人。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祭祖,拜谷神,吃乌米饭。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

在惠州惠东境内,元末明初已有畲族活动足迹,人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明朝中期后,惠东畲族群众逐渐由游耕转向定居,从山上到山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

惠东角峰畲族村,位于多祝镇长坑村,属九龙峰旅游区,处于大南山深处,海拔40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现有五个村小组,常住人口30多户近200人,主要有盘、蓝两大姓氏。

去年曾想从谭公祖庙徒步翻越合掌山到角峰,实际来看,得由原路再翻回去。不然,从山下712乡道怎么回到出发点呢?这个穿越有机会可以在收晚稻的时候进行。

角峰畲族村盘氏宗祠 畲族图腾 修饰一新的角峰小学 角峰畲族村文化展馆 石头房子 稻田边的秋枫树 村口观景台看梯田 村中的小狗

相关文章

  • 广州唯一一个少数民族

    今天去了畲族村,原来广州也有少数民族,畲族就是广州唯一一个少数民族,它位于增城正果镇。兰溪畲族村,是广州地区...

  • 雨中畲族村

    文/秋云亦然 汤公山前有杜鹃 千丈云梯落九天 拨开阴霾现彩虹 海上游客出梦园 庚子年七月下旬在宁国畲族村梦园小住五...

  • 畲族村白露坑掠影

    白露坑,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的东北部,是霞浦县的一个较大的畲族聚居村,为“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是中国“畲族歌...

  • 山哈的半月里

    半月里——这个“闽东畲族第一村”,位于福建霞浦溪南镇白露坑村,全村300多名村民都是畲族,是闽东地区现存畲...

  • 畲族壁画

    友人去江西游历,这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青龙镇元龙畲族村的畲族壁画,临摹之。 畲族 [shē zú],畲意为刀耕火种...

  • 乡村小镇,美丽元龙

    元龙畲族,位于赣州市大余县,是青龙镇唯一的少数名族,有着自己传统的习俗风貌,现今畲族村作为畲族文化、山乡观光、休闲...

  • 上水掠影

    福建省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

  • 雨中瑞云村

    瑞云村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境内

  • 初访磁窑村

    面包车沿着整洁的水泥路驶进磁窑村,道路左边树木繁盛,右边紧挨高速公路,给人很时尚的感觉。这是东山县唯一以作坊命名的...

  • 巴地畲[shē]族的民俗——火凤舞

    闽东北山区的屏南县巴地村,是屏南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居住的行政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凤凰是畲族的图腾,而火凤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访惠东角峰畲族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kh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