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到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的表达,就拽过来当作自己的题目了。
其实,这种论点在很久的时候我就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过,那就是人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没有让针刺穿皮肉,叮咬骨骼,痛饮骨髓,就必然不会知道那种会导致寒冷的疼痛,即便目睹整个场景,那种感觉也不是感同身受,最多不过是心有余悸,毕竟怕这种残忍会加诸己身。
同样的道理,当有些人想不通一件事儿的时候,必然会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
有时候,同样是一件事情,两个人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自然就会受到周围人不同的评价。
游刃有余的人好像是活该如此一样,而看起来不能胜任的那一位,则是会被人百般呵护。
看起来很努力,好像已经成了确实很努力的意思。
你我可能不屑于这种把戏,但是这种把戏确实是会困扰你的心情,起码会困扰几分钟的样子。
所以,改一下张爱玲的这句话吧。
你如果认识真实的我,也许你会鄙视现在的自己。
又或者,你不会鄙视现在的自己。
那么,我应该就知道真实的你了。
最后一次抱怨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困扰自己的这种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