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御养生2018-09-07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阐明的是大道至简之理。于站桩来说,总的要求是:整体,松沉,自然。然而,不同的练习阶段,对“整体,松沉,自然”的要求会有不同,机体的感悟也会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而不同。所以,“真传一句话”是随着规范练习的持续积累而进行化繁为简的梳理和总结,并且不同的练习阶段,“这句话”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自然”的要求和理解。对于初学者,只需尽可能做到立身中正,正常呼吸,不挂意念即为自然。随着机体和心理的逐渐适应,对功法也会随之提出相应的更高要求,像通过对“四上一下”,“缝尖必勾”的合理调整,让桩架更趋于功法的规范要求;通过对“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开胛开肋”“松髋开胯”等逐一科学的练习,让身体所有的关节腔都有效充分打开,使机体获得更加整体,更深层次的“自然”。所以,“自然”是一句真传,但得依靠平常规范合理练习的不断积累才行。

对“松沉”的要求和理解也是如此,“松”是“沉”的前提,“沉”是“松”的结果。所有练习站桩的人都知道,“松”是永恒的追求。但,“松”不是一句套话,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规范的练习来实现不同阶段“松”的目标。首先得明确:松是一个过程,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对“松”的要求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同时还得明晰:只有在撑拔的“紧”中去求“松”,才可获得真“松”。所以站桩,撑拔是关键,只有经历不断持续的撑拔训练,使全身的骨缝充分打开,才可渐渐让身体松“透”。

整体,和自然,松沉一样,也得凭借日复一日的规范练习才可逐渐实现。站桩初期的练习是一个加法的过程,通过下颚微收,使百汇上领;通过臀内敛微坐,使尾闾垂直于地面,让脊柱获得拉升的锻炼;再通过肩的放松,逐渐延伸到胛,肋,肘等关节的放松,让身体由“虚灵顶劲”局部的“整体”逐渐扩展到“沉肩坠肘”,“胸空腋空”等上本身的“整体”;由“松踝裹膝”,“松髋开胯”逐渐实现双腿的“整体”;最后,通过脊柱的专项训练,打开后胯,释放整根脊柱的活力,让尾闾可以自由转动,从而实现整个机体的“整体”要求。

随着站桩练习的持续深入,对“整体,松沉,自然”体悟和心悟的逐渐加深,“真传一句话”才能显现出其真正的核心意义,只有经历过长时间规范训练的积累,师父的“一句真传”才能使我们茅塞顿开,才能让我们的身心引起共鸣,这句真传,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鲍雪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