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锚定点,那就是“从来没有人能够仅依靠其个人经验获取知识”。
关于“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这个问题,要从远古时代说起。
那时,人类用了种种方法,在泥板、石块、木块上做一些比较有永久性的记号或痕迹来代表语言。正是因为这些记号,与其不在同一时空上或与他相距太远、听不到他的声音人,也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与其沟通信息。
从过去树皮上刻下的痕迹到当今的报纸和网络,都有一个共同点:传递个体知道的信息,形成规模宏大的”知识合作社",也就是我们现在获取知识的“信息源”(我更愿意把它称做“信息洪流”)。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个“信息洪流”中生存,但这股洪流却不是永远纯净的。因为它从干到湿、从冷到热、从新鲜到浑浊,变化多端~
可能早上刚听到文雅的辞藻,不一会就变成了粗俗的言语。起先谈生意时用的都是商业字眼,转身进了佛堂,接触的又是另外一种词句。看电影时,里面的对白,爱听就听,不爱听就不听;第二天去教室上课,却非得正襟危坐,全神贯注不可。
亦或是,吃早饭时,看到新闻的报道,我们会气的拍桌子;上班后,老板对你说的话,既可能使你趾高气扬,也可能使你慌忙跑回座位,加紧工作。有人在背后议论你,被你偷听到,你可能就去钻牛角尖了......
不管你是否自己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信息洪流”的影响,不但会受到听到的和运用的言辞的影响,还会被无意中对语言下的臆断所支配。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第一个世界,是环绕在我们身边、由我们自己直接认识的事物所组成。这个世界非常小,因为它只包括我们真正亲身看到、接触到、听到的一连串的外在事物(注意是亲身经历的)。称作“外向世界“。
第二个世界,是我们从亲朋好友、学校、报纸、书本、谈话、演讲和收音机、电视、电影、电脑、手机等,经过语言一媒介学到的世界。称作“言辞世界”。
第一世界与第二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图与它假定的地域之间的关系一样。一张地图若是不能正确地表现出各个地点相互的关系或一片区域的概况,那么无论它多么好看,对旅行的人都是毫无用处。
例如,一个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倘若他脑子里的言辞世界和他日益增多的经验中所接触到的外向世界相差不多,到了成人后,他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也不会对他所发现的现实感到惊愕或痛心。因为他的言辞世界早就告诉了他,对什么可以多期望一些,对什么只能少期望些。他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倘若在成长过程中脑子里存了一幅错误的地图,充满了错误的知识和迷信,他就会不断地遇到麻烦,浪费精力,言行举止就像个傻子。
有两种方法会在我们脑子里装下错误的、与这个世界不合的地图:第一种是别人给我们的地图本来就是错的;第二种是别人给我们的地图是正确的,只是我们自己误解了它们,从而创造出错误的地图来。
那么,我们如何能真正在信息的洪流中获得知识,而不被复杂环境冲昏头脑呢?
首先,多见牛人,多加牛人所在的圈子。这是避免第一种,“别人给我们的错误地图”的最有效方法。能成为牛人的人,多数都是踩过坑、有实践经验、做出了成果的人。既然牛人已经提早帮你筛选过哪些是正确地图,哪些是错误地图了,你又何必浪费时间,自己再去不断试错呢?其实,你只要接近牛人、去请教就好了,因为他们会用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铺直你未来的成功之路。
其次,是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这是解决第二种,“自己误解知识,创造错误地图”的利器。所谓认知的边界,其实就是词汇量的边界。做过高净值客户的销售都知道,那些大咖们,只要听你说两句话,就能判断你这个人的认知,倒推出你的阶层及收入。那两句话中,大咖是如何判断的?就是每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同理,一个不认识英文单词的人,你让他有国际视野,那怎么可能?如果一个人脑中就没有太空这个词,你让他像马斯克一样去研究火箭发射,那又怎么可能?一个没听过GDP的人,你让他去解释宏观经济,那不就是强人所难吗?
最后,我们必须与文字所代表的实物发生接触才行。以TED演讲为例,为什么会那么吸引人?因为演讲嘉宾讲的都是真实的人生阅历从而影响别人,所以大家都认为有知识性,值得看。再如,关于什么是爱情?如果你都没有谈过恋爱,自己都没有亲身去实践和体验,你永远无法认知到“爱情”?你只有躬身入局,把爱情这个词与你实际接触的爱情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获得什么是爱情的真知。“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