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妈是中国最传统的父母,他们倾其所有地爱我,却含蓄得不愿意表达出自己的爱,小时候不懂事,总是会想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越长大,才越懂得,他们的爱一直都在。
就好像有一种妈妈的爱,叫做——我是你的专属头号粉丝。
从小到大,妈妈对我的教育都是以鼓励为主,或许这与她是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有关,只要我想要去做的,她都会支持,从来只是给出建议,并不会过多地干涉我所做的决定,因为在她眼里,我自己的人生需要我自己付出百分之百的责任,没有人能代替我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
高中分科时,她咨询了很多人的意见,建议我学理科,可是当我决定要读文科时,她也并未加以阻拦。第一年高考结束,我的成绩特别的不理想,我想要复读,虽然她的心里百般不愿意,怕我吃苦,又怕我复读一年还是然并卵,却依然默默支持我的决定。
其实我是个很任性、很情绪化的人,只不过有时候自己不愿意去承认。
大四的时候,认识了一群有趣的人,看着他们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心生羡慕,想要去折腾。可惜,我觉悟的时间太晚,没有在刚入大学就与他们相识,加上毕业季有太多琐事缠身,白白浪费了大四的好时光。
思来想去,我决定将研一设定为自己的间隔年,想要用这一年尽情折腾,去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考虑太多世俗的眼光,努力做好自己。
研一上,对广州还不太适应,加上师范生到非师范生的转型,并没有让我很快的进入状态,有时还萌生了想要退学的想法,所以有段时间自己过得很是压抑。也就是这段压抑的时光,让我开始真正计划起我的间隔年。
寒假过后,回到学校,感觉自己的频率特别高,劲头特别足,倒是真的开始努力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认真结合当下的实际,给每个月都设定关键词。
三月是小确信,记录每一天生活给予我的小确幸,感恩宇宙的恩惠;四月是平衡,在做自己和不忽略亲人与朋友的关系上保持平衡;五月是自我成长,学习了绘画、思维导图还有一系列的沟通力课程,每一样都是从最基本的惨状,做到现在让自己还算满意;六月是写作输出,这项坚持真的有些困难,很多时候没有灵感,还是会逼自己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删删改改,直达完成一篇随笔,虽然质量并不是很高,但是却努力在做生活的记录者。
其实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动摇自己的决定,有时也会心虚,尤其是看着大家读文献,做研究,写论文时,而我却任性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一切,也有些人觉得我这是在“不务正业”,为我干着急,不过做着这些事情的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很庆幸妈妈看着我做这些事情,从不曾埋怨过我,只是鼓励说,喜欢做就去做,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做父母的都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女健康、平安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出息最好,没出息只要能养活自己,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也好。
由于在妈妈面前时我是最放松,最没有压力的,所以我习惯于把每一件作品都第一时间发给妈妈分享,有时她会表扬我,浮夸地发个表情,说句太棒了,有时她也会给我建议,告诉我怎么做会更好,当然有时候她也会“嘲笑”我,说画的不符合生活实际。
昨天我与闺蜜小聚完回到家已是将近十一点,想到自己的写作任务还没有完成,有点着急,怕会写不完,顿时也萌生了惰性,想着算了,今天还是别写了。不过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意志,战胜了这一切,匆匆在最后三分钟前完成了任务,那一刻真心觉得如释重负。
于是坐到妈妈身边陪她说话,妈妈看我过去,说到;“你的作业做完了呀?”,我说是呀,妈妈立刻拿起手机,说到:“那我要去看看,我每晚都等着看完你的作业才睡觉,这都快养成习惯了,今天还没有看呢。”她匆匆把文章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到阅读人数是8,又说到,:‘怎么今天8个人看过了?以前我都是前两个看的,每次看完都点赞。”
听完,眼睛有点酸酸的,其实我的公众号只是写着自己的小生活,也就只有二十几个好友关注,每次的阅读量也就是几十,从没觉得会有人期待我的文字,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也有自己专属的头号粉丝。有了妈妈的支持,我想这个月的写作输出,也不会太痛苦了。
我想现在的她,肯定躺在床上想着,怎么还没有写完啊?哈哈哈哈,那就结尾吧,我想赶紧去给她捏捏肩膀,刮刮痧,毕竟回来一次不容易,要好好爱她。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