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继续回顾我读完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之后脑子里窜出来的各种感想,心得。
️1、输入机制和输出机制。
输入机制包含阅读、与人交流和行走世界三个方面,其中与人交流主要有与人聊天、听讲座和社群几个方面。萌姐在书中提到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她坚持每年读100本书以上,坚持以人为师计划与人交流,行走30多个国家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对于阅读也是我目前认识到非常重要的事情,萌姐在书中提到她认识到自己在文史哲方面的匮乏后就系统的输入了历史哲学方面的知识。
想来我一直很喜欢历史,希望掌握更多的历史典故,也在近日把修读历史列在我的梦想清单中。比如订阅了喜马拉雅《中国通史》栏目,作为泛学体系在碎片时间混个耳熟,累积到一定阶段后再来精修。还订阅了《笑林广记》的古代笑话集锦,有一次听了一个来在饭桌上讲给孩子们听,觉得有趣极了。
输出机制包含写作和演讲,写作是一种很好的输出方式,我在很多书上都已经知道了。而演讲这次认识的它的重要性,萌姐在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表达演讲的重要性和演讲要注意的事项。
她还举例巴菲特年少时害怕发言,大学时逃避任何有发言机会的选课,后来工作需要才把演讲沟通能力锻炼出来,他认为这是他修炼出来的非常重要的本领,任何人越早修炼出来越好。
萌姐她也坚持了多年每年100场以上的演讲和每年出版一本书来保证来自己的知识输出。
️2、有目标的重要性
日目标,日清单,日排程,日总结,周总结的重要性等等。
日目标要在昨天的睡前就想清楚今天的三个目标,记在脑子里早晨醒来就立刻写下来今天的三个目标,围绕目标开展工作。这个目标跟修炼硬本领相关,长期朝着目标行动。
日清单和日排程是列下今日计划需要完成的事项,经过日总结分析实际完成与超预期完成的对比分析。
周总结,我自己也一直在做周复盘,七天自己可以把控,若有效率比较低的情况可以在复盘时提醒自己及时修正,效率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同时可以记录生活。
️3、单点突破法
萌姐在书中多次提到的流程“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计划。”
计划占比20%,总结和评估占比70%,最重要的是总结和评估,可以清晰地知道计划实现情况,未完成和超额完成的部分,分析原因改进后再计划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计划能力。
️4、大量的理论引用和知识点
比如10000小时定律,任何一项硬本领的修炼都适用于10000小时整块时间的修炼。
比如社会资本的10/20/150理论,10是亲人,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丢弃自己的人,不会超过10个;20是与自己的目标实现息息相关的人,直接影响自己的目标能否达成;150也是与自己各方面都有影响但程度不同,与他们的联络程度也是不同。
比如萌姐花大笔墨提到的硬本领有哪些。
有英语,萌姐的1000天学英语小树林计划,哪怕天寒地冻仍然早起五点在小树林学英语3小时;
演讲表达能力,她不断录音回放找到自己的最佳语音语调等;不断地去演讲来修炼。
时间管理能力,一件365天每天使用效率手册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不需要刻意花时间去提升,每天坚持做下去,,通过完成所有工作事项还要每年出版一本书来检验自己的效率。
比如甜橙香薰,咖啡的香气早晨唤醒,闺蜜聚会的内容是复盘一年的事件,好习惯的分享比如闺蜜每年都学一项新技能,闺蜜间看看有没有可以合作的事项。看到这里我立刻拍下来发给我的业力伙伴,重点就在合作事项上。
比如旅行清单和随身清单这个可以直接借鉴萌姐的,对于药品我对于婴童的每次都准备了药包,反而是大人们的没有配备,以后出行也要配备起来才行。
比如萌姐说的读书笔记都可以出一本书了,时刻回顾翻看读书笔记让读过的书中的好内容印刻在脑子里最好能背出来,才不枉读过的经典,这一点我立刻要做起来。
还有很多的内容都对我很有启发,需要某一定的情景才能触发,读完一本书后仅凭第一印象就写下两篇日更文章,这些思想精华在大脑里碰撞,呼之欲出,迫切的表达出来才算释放。接下来回归书本看看还有什么经典内容可以形成读书笔记。
—END—
我是礼赞,每日更文,分享的主题有我的读书观影学习心得/职场工作经验/感恩日记/育儿经验/心路历程/周复盘等等,努力上进想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喜欢我,欢迎加我微信:spring114,请注明在哪关注的,如写“简书”,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