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即肉身,看《语言的魔力》(Sleight of Mouth)才明白,原来语言很神奇的背后,有那么强的心理机制信念机制。
古语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从字面理解,说好听的话,大家都愿意听,说不好听的话,很伤人。这无可厚非。然而,有些时候,你想说好听的,却说不出来;不能说的伤人伤己的话,却口若悬河。
语言的背后,是心智模式。你的回应,就是你心灵地图的折射。
阅读美国NLP大师罗伯特·迪尔茨《语言的魔力》挺费力、挺烧脑的。其中个别章节看了好几遍都还只是熟悉了下文字,不解其深意。但是,两遍阅读下来,加上涵德智心许萍老师的解读,略懂了一二。于是,用粗浅的文字,谈谈我的读书心得。
每个人,做某件事,说某句话,都有它的意图所在。有些,我们能觉察,大多数则是潜意识行为、语言。这种我们所不了解的自动反应模式,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观察自己,我发现我对我的运气不够自信。每逢抽奖,我心里会冒出一个声音,反正与我无缘。所以,很多时候,碰到这种含运气成分比较多的活动,我几乎是不参与的,省得浪费时间。结果也可想而知,我几乎没被抽中过。当然,我因此也错失过被抽中了几千元的大奖而人不在现场的好运气。
多有几次没被抽中的前提,我得出了抽奖与我无缘的结论。不再去参与活动,又加固了没有那么好运这个信念。久而久之,这个信念潜伏在我生活中,而我不自知。
辛辛苦苦准备考试,几乎都是考第二名,要不然就是只差二三分就过线,推倒重来又不服气,前进一步又觉得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有时竟羡慕嫉妒起那些人来:努力平平,成绩平平,运气却超级好。没有得第一,却能因为第一第二名出于各种原因放弃而他被录取。没有过线,也能因各种调整上位。你有没有遇上这种情况?
这,就是限制性信念。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可能享有,所以就真的没有。同时,验证了“理想符合现实”。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限制性信念。比如,我觉得没有什么希望达到某个目标,我没有那个能力达成某事,我不值得拥有那么好的结果。这些“我没有希望”,“我没有能力”,“我不值得”,最后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不符合理想的骨感的现实。因此,我们抱怨一地鸡毛的生活、自私残酷的竞争。
幸运的是,限制性信念,可以转化成鼓舞型的信念。关键是找到行为背后的正面意图。如果是渴求安全感的、成就感的、幸福感的,那不妨把负面的语言,换框成正面的、你渴求状态的语言。并且,提出通过什么样的环境、行为、能力即如何做、怎样才能实现这个问题,达成预期效果。
书中为我们信念转化循环提供了基本因循:想要相信、开始接受、当下相信、开始质疑、曾经相信、信赖。当你放下限制性信念,打开你的心灵地图,全然地接受新的信念,信赖其好的发生,那么,不知不觉地,某些限制性信念已经转变为鼓舞人心的预期,成为了指导者。
为实现目标,书中还提供了五点量表。我们可以自己写出一个近期树立的目标,以每项1-5分来评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一是目标令人渴望,值得为之努力。二是目标可以实现。三是为实现目标所要做的事很适宜并且整体平衡。四是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能力。五是有责任实现目标,值得达成目标。
经此一评估,如果每项都能给自己打5分,目标实现起来自然热血沸腾胜券在握。不仅在自己的愿景、信念、身份层面进行了谋划,也对实现目标的能力、行为、环境进行了梳理。可谓有勇有谋,知己不殆。
虽然只是小小的测试,却能给人带来大大的力量感。一个字词的换框也好,一种话术的运用也罢,语言大师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能将一个个抱持了几十年的坚固信念土崩瓦解。可谓一言可成就人,一言可毁灭人。
语言的魅力,非语言本身能诠释清楚。深究起来,真的觉得不说还比说了好。一则对话,就能看清思维模式。回应有术,也非一日之功。
如何将问题框架转为结果框架,失败框架转为反馈框架,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呢?十四种回应术,招招见真功夫。先己后人,慢慢学,慢慢悟,慢慢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