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摘抄原文
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职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不应该”、“应该”、“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取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内容来自第一章、第二章。
I:重塑知识
1、什么是“暴力”?
一方面觉察到对“暴力”的无知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里的“暴力”,不仅仅只限于身体受到的暴力,对精神造成伤害的“隐蔽的暴力”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另一个方面,“感知暴力”比“解决暴力”更需要具有勇气和智慧,而有意识地分辨“隐蔽的暴力”将会是“非暴力沟通”的关键所在。
2、阻碍沟通的因素
【道德评判】对他人的评价实际行反映了我们的需求和价值观。
【进行比较】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回避责任】不得不做是回避责任的表现,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替代回避责任的语言。
【强人所难】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3、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及沟通过程:
【观察】什么是我的观察
【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需要】那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A1内化知识:
所有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个需求,精神暴力就容易产生。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用自己的期待去要求别人、用自己的需要去要求别人,一旦陷入到“我执”的状态中,不管是对方还是自己都会是精神暴力的受害者:我认为我是对的,我要求对方按照我的方式办事,我成功的让对方屈服,我让对方羞愧难当所以不得不做......这种骄傲带来的自我满足感的背后是渴望被尊重的需求,错误的方式不仅让自我膨胀,抑制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他人精神极大的伤害。
什么是“隐蔽的暴力”,用霍金斯能量层级来解释更容易理解。
“爱”的定义:书中多次提到“爱”这个关键词,“爱”对应在霍金斯能量层级500的位置,代表聚焦生活的美好,真正的幸福。而“隐蔽的精神暴力”常常会出现在20-175的位置。
霍金斯能量层级以“勇气”为界限,把人的情绪能量分为正向能量和负向能量,暴力出现在“骄傲”、“愤怒”、“欲望”、“恐惧”、“悲伤”、“冷淡”、“内疚”、“羞愧”当中,而且分值越低,对人精神上的伤害越高。而从“勇气”到“爱的过程”是作为普通人可以用来改变的区间。“爱”以上需要常年的修行、需要诸多的机缘,而达到“开悟”境界的人,从古至今也就“佛陀”、“耶稣”等寥寥几人。
直面他人与自己不同的需求是需要“勇气”的,如果因此而得意,就又陷入到了“骄傲”的境地,“暴力”与“非暴力”只在一念之间。
接受他人的需求不代表扼杀自己的需求,平等的关系是“非暴力沟通”的前提,内心的丰盛、自信会帮助我们消除“暴力”。
A2知识运用:
1、遇到冲突需要进行沟通时,尝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进行对话;
2、发现自己的丰盛及周边事物的美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3、体会自己或他人的感受,以及产生这种感受原因,经常内观。
行动计划
1、每日一篇丰盛日记,充实内在系统。
2、每日步行禅一小时,排除负面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