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还有两年就年迈30了,现在转行还来得及吗?”
哈哈,30岁,正是青春好年华,怎么就年迈了!
年龄这件事,奉行相对论。
一个40岁的人,回望30岁,那真是一段“一切皆有可能”的岁月呀。
我有过两次转行的经历,一次27岁,一次32岁。如今回望,每一次的转行都让我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眼界和格局也在两次转行后一步步提升,正是因为果断的转行,让我获得了现在还算不错的工作环境和生活。
01
当年大学毕业时,我22岁,那个年龄的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也不太懂得如何与生活相处。
同学中大部分人和我一样,或者听从家人安排进入相对稳定的单位,或者先找感兴趣的公司做一份基础工作。
思考、想法、判断、决定,这一系列的内心波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步步为营。我们大多会在工作四五年后作出“跳槽”、“转行”甚至“换一个城市生活”的决定。
27岁那年,我和父母摊牌,办了停薪留职,远走另一个城市。当时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同事尚姐,在同一年辞职,去北京成为“北漂”一族。
几年后,32岁的我再一次“裸辞”,辗转北京面试时,约了尚姐吃饭,35岁的她刚生了孩子,在一家杂志社做财务工作,我们以茶代酒敬当年那个义无反顾离开“温室”的自己。
饭桌上尚姐挥着筷子说:“这一次面试不成功也没关系,你敢再走出来选择更好的,就一定能行!”尚姐的鼓励带着京腔独有的高傲与自信,北漂经历浸润过的巧笑嫣然给了我面对第二天面试的勇气。
02
如果说,27岁的转行经历带着青春懵懂的梦想和一份不甘心辜负才华的底气,那32岁的“裸辞”则负荷着生活的压力和岁月流逝的惶恐。
能问出“年迈30转行,是否来得及”这类问题的人,不外乎两种人设:一是临近30岁,有着三十而立的焦虑;二是目前的工作状况远不能满足理想的生活。
我当年,也一样。
甚至,情况还要更“糟糕”一些。
32岁的我,在一家民企做着企划部小主管的工作,乱糟糟的企业氛围、无从创新的工作内容、不明朗的前途,一个坐实的“剩女”身份。
当时最现实的问题是:不转行没前途,转行不成将没保障。
最后促使我下定决心的,是冷静后涌出心底的一句话:明天只会比今天还年长一些,没有什么会比现在更糟糕。
这其实是最平实的道理,但要让自己认同却是最不平实的心理挑战。
勇气来源于一瞬间,支撑勇气持续的是破釜沉舟般的“不计后果”。如果内心指引我转换轨道,我只需付出努力就好,结果就交给时间和运气,我在期盼光明的同时,也愿意接受最低谷的现实。
把最坏的结果想开了,步子自然就迈开了。
03
我们会在什么样的时候走出现状,迎接变化。一是被现实逼到没有退路,二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7岁时跳出“舒适圈”,离开一个看似有养老保障的企业,32岁再次“折腾”,为自己博一个未来。两次的转行其实只出于一个想法:多考虑一下未来五年、十年后自己的生活。
想一想你现在的工作或事业能否为五年、十年后的自己提供满意的生活状态,如果不能,要么转向能满足你的行业,要么在即刻起训练筹备自己短缺的部分。
我总在感慨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太多的渠道和平台会给每一个努力的人提供或逆袭或顺遂的转机。遥想10多年前,如果想创业,能选择的行业都比现在少很多,如果想就业,企业类别的选择也比现在少很多。
所以,就像“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一样,对于事业的选择,“没有该不该转行的年纪,只有该不该转行的现状。”
如果30岁考虑过转行的问题,因为胆却而放弃了,那么,35岁、40岁时,我们依然会与曾经困扰自己的问题相伴,那些心底的不甘和对未来的担忧不会因为我们的不作为而减少,只会因为我们没有及时解决而越积越多。
04
很庆幸,当年没有止步于年龄的羁绊,否则我就不会看到30岁以后的天空还有别样的气象。
而今天,当我40多岁的时候,我依然在想自己五年、十年后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目前的工作能否满足我未来的生活设想,如果不能,我还能做些什么来达到。这,也是我又开始持续写作,打磨文字的原因。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关注年轻群体的成长,35岁以下的人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阶梯力量。
所以,临近30岁,算什么年迈!这是一个事业生机开始蓬勃的最佳年龄啊,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年龄。
我们不去谈摩西奶奶的成功,只从一个人生理年龄的层面来看,30岁,不是来得及,而是一切刚开始。
同理,每一个对生活充满期待而有勇气做出改变的人,不论年龄几何,不会来不及,而是一切刚开始。
齐悦季度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