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忘记过去,过去却一直如影随形。
也许人是容易自我欺骗和心存侥幸的,只有当命运之神最终亮出”红牌“警告——绝症、死亡、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等天灾人祸擎临吁,人们方才如梦初醒,开始珍惜和眷恋自己曾经伤害或忽视了的人与感情。
原谅和宽恕,自省和承认,准备好了去面对,伤口便开始疗愈心灵也重获自由。
也许世界本身就是个骗局,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
个体出生几个月后,逐渐与养育者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许多婴儿形成基本依恋后,也会在母亲或者依恋对象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例如,15个月大的孩子看到母亲要外出购物时哭闹起来,甚至要跟着去。儿童的这类反应被称为分离焦虑。一般分离焦虑在6-8个月时出现,14 - 18个月时达到顶峰,然后强度和频率在婴儿期和儿童期都会逐渐下降。但是,学龄儿童甚至青少年还会在必须与他们所爱的人长时间分离时表现出焦虑和抑郁。那么,为什么儿童会因为和他们的依恋对象分离而感到焦虑呢?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其实婴儿面临的许多情境实际上都蕴藏着自然的危险信号: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这些环境如此频繁地与危险联系在一起,使得人类对于它们的恐惧成为一种具有生物基础的自发反应。一旦婴儿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在与熟悉的看护者分离时,婴儿就会本能地对陌生的面孔(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猛兽)、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
青少年面临的最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向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知觉。而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我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大千世界中我属于什么位置,等等。
只要你有一个好的故事,并有人听你诉说。就仍有希望。
“蝴蝶效应”一词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风暴。也许人的一生就会被当年一点点不经意间的细枝末节所改变,从此走上不同的岔路口而不能回头……
我们生来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具有五种遗传的需要——生存、爱和归属、力量或成就、自由或独立、愉快——这些需要是我们所有生活的驱动力。其中,爱和归属是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控制系统,它不断监视着我们的情绪以确定我们在生活中对这些需要的满足工作做得怎样。无论何时,当我们感觉不好时,就说明一个或更多的需要没有满足。在痛苦的驱使下,我们就会努力找出一些办法让自己感觉更好一些,
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整个人生。
你可以控制的唯一的人是你自己。你选择独立、自由、快乐和成功,同样,也是你选择依赖、痛苦、哀伤或失败。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种种,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说有人让自己抑郁、生气、焦虑、头疼,意味着他是被动和缺乏个人责任感的,这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应是人们让自己抑郁、生气、焦虑、头疼。当人们出现各种让自己痛苦的行为来选择维持痛苦时。是因为那是他在当时能够做出的最佳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能够使他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当人们沿着一条特定的路,例如一条痛苦的路走下去的时候,他们是带着爱走这条路的。他们的爱可能是被歪曲了的、盲目的。
如果我们选择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必须对选择的事情负责任。我们是过去的产物,但不是过去的牺牲品,除非我们选择这样。过去的已经过去,它无法改变,我们看过去的时间越多,就越会逃避向前看。因此,首要的是,面对此时此地“now and here”。记忆并不总是美丽的,有些令人甜蜜,有些令人伤感,有些甚至令人痛苦。回忆的世界里并不总是田园牧歌,有些东西失去了就不要再去追寻。
我们没有特异功能,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影片要让我们知道的,其实是生命的不可以重新选择性,它是无法回到过去的。当下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将成为我们未来或成功或失败的导线。而如果忽视现在。那将来,也许整个人生都被改变。不要总是对着过去叹息,毕竟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改变什么。我们应该承认过去,接受过去,珍惜目前所拥有的,并积极面对未来。
托尔斯泰说过,精神上的创伤,也像肉体上的创伤一样。只有通过从内部滋生出来生命力才得以痊愈。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十大类:(1)压抑作用。就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冲动抑制到潜意识里去。这是心理防御机制最根本的方式。(2)否认作用。即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3)移情作用。即把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投注。(4)自我认同作用。个体潜意识地模仿别人,把一个他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5)升华作用。即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所许可和接受的目标或对象上去。以上五种属于个体的主动调适作用。(6)文饰作用。即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7)投射作用。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和欲望推给别人或其他事物。(8)反向作用。为掩盖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又称“矫枉过正”现象。(9)固着作用。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10)退化作用。指个人遇到困境时以明显幼稚的方式来应付这种困境。
爱情,就是危崖上所能感受到的温暖。立于危崖上,看着这个人。当看到这个人,便突然觉得有了依靠,有了陪伴,有了拯救。因为当人心最脆弱的时候,爱情最容易打动人。
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所谓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相互爱慕、相互需要、相互依恋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被男女双方强烈地体验着。
看透一切,经历黑暗,在火花乍现时看到一丝希望,无悔抉择,知己所需,欲望太多就会贪婪。经历过从前也知晓未来,我看透,一切云淡风轻……
《圣经》中说,众生是羔羊,上帝是牧羊人。羔羊不光是寓示着某一单个的人。所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皆是,而在那沉默背后也许正潜伏着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恐惧。
事实上,家族史中的每个成员都彼此互相联结着,每个成员也都在这种结构中影响着他人,当生命的纠结被看到,爱可以转化为人性中最深沉的力量,同样,贪婪也可以像僵尸般重新复活。我们无法彻底涤荡家族带给我们的影响,就像无法改变我们的基因一样,这既是家族的命运,也是个人的命运。本质上说,这是隐藏在家族系统后的潜意识。
摩西十诫中第十诫是:“不要贪婪别人的一切。”基督教也把贪婪视为七宗罪之一。节制与其说是神的谕旨,不如说是人类长久积累的生存智慧。尽管贪婪本是个体内在的问题,但一旦外化后,就会带来欺骗、背叛等罪行——也就是用诡 计、欺诈或暴力夺取原是他人之物。
人类的恐惧和贪婪与生俱来。亚当夏娃因此而获原罪,人类必须赎罪,沉默的羔羊则是救赎的象征,正如圣经所示:“上帝的羔羊,是除去世人罪孽的。”人类存在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替自己赎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恐惧和贪婪所吞噬。人类在神的谕旨下小心翼翼地活着。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终日奔忙于高速运转、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是巨大而无形的。许多人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使劲去讨好别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极力钻营,沽名钓誉;为了维护虚荣,强作体面:为了掩饰无知,不懂装懂中杂念越多,越会失去生活的纯真;越想维护体面,越容易迷失自己,失去生活的自由与创造。这种过分的执著.会使人的思维固着于一个角度,无法跳出自己编织的牢笼,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痛苦,是因为人们执著于”自我”,他们不停地追问,“我有什么样的地位;我有什么样的享受?我应该是谁?……”他们过于为利益和企望所累,因此身心疲倦,时间紧张,生活忙碌。太多的追求和失望,常常使人们失去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带来无穷的苦恼和迷惘。贪嗔和虚伪会遮掩人的双眼,蒙蔽人的心灵,使人远离真理。境由心生,无法脱离自我的欲求,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心理弹性是个体持续应对压力所需要的人格素质。具有这种人格素质的人,面对持续的应激情境,会表现出镇定、灵活、坚强、乐观,反之则表现为冲动、呆板、懦弱、颓废。一般来讲,心理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成分:(1)自控性,即个体对情绪和需求的控制能力。情绪的控制应该适度,控制过多会导致情绪压抑,控制不足会导致情绪放纵。(2)灵活性,即对情绪调控的管理能力。适应灵活的人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够很快,转移情绪。或从沮丧情绪中恢复过来。(3)挑战性,即坚持抵抗压力,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心:理倾向。具有挑战性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外在压力,不把压力当作威胁,而是看作施展才华和发展自己的机会。(4)乐观倾向,即对未来持有的积极期望和乐观态度。乐观倾向可以使个体很容易从挫折中摆脱出来。
诚然,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有的人面对困难只知道钻牛角尖,使自己被痛苦压倒,无法战胜困难。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会正视困难,他们会为自己寻求安慰,积极地寻求摆脱沮丧情绪的方法,他们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会很快从消极状态中解脱出来,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因此,在困境中还会自我解脱。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的人是坚强的人。
“我听说在死前的一刹那,一生会在眼前闪现。那一秒有如时间的海洋般延伸至永恒。我对遭遇到的事情很生气,但这世界有,太多的美丽,很难让我气下去。我什么感觉都没有。只对我傻傻的一生中的每一时刻都充满了感激。我相信你不明白我在说些什么,不过别担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喜剧是什么?用戏剧的概念来阐述,它是以一种讽刺、幽默、夸张的方式通过丑陋、庸俗、落后的事物的自我暴露来显示其荒谬性。鲁迅形象地称“喜剧就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在美学上它表现为美对丑的压倒和征服。
积极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