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通识》12

《心理学通识》12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2-12-09 07:15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1.“当我们看到有人不断躁动、脾气暴躁、情绪起伏很大,就能推断他应该具有强烈的自卑感。”——阿德勒。

2.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降低期望。太多的欲望,必然带来太大的压力;而太大的压力,必然产生太浓烈的情绪,最后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3.人的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4.情绪可分为正性和负性情绪。情绪的第二个维度,即情绪的唤醒程度,或情绪的强烈程度。这两个维度形成四个象限:

•高强度的负性情绪:情感障碍高发区;

•低强度的负性情绪:抑郁症;

•高强度的正性情绪:躁狂症;

•真正健康的情绪只存在于低强度的正性情绪这个象限:愉悦轻欢。

5.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平和。英国诗人萨松在《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说:“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6.极简,并不是要舍弃一切,而是要在浮躁的社会里,减少依赖,去掉所有不必要的繁杂与欲望之后,找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爱我所爱,然后在轻度喜悦之中,波澜不惊,专注前行。

7.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大家共享的物理世界和一个自己独自拥有的心理世界。而心理学的最重要发现,就是这两个世界相对独立。

8.弗兰克尔:“无论环境多么糟糕,我们人类永远拥有最后一个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人只要了解为何而活,便能承受住任何煎熬,因为无论所处处境如何艰难,都有自由选择的空间。

9.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的来源分成两类:一类被称为享乐,即通过即时的感官满足来获取幸福感;而另一类被称为良好生活,即通过参加既能实现自身潜能又能给生活带来意义的活动来获取幸福。相比那些及时行乐的人,追求意义的人通常会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

10.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在我们认为最有价值,最能带来幸福的事情上,我们非常吝啬时间的支出;而在那些很少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有价值的事情上,我们花的时间却多很多。

11.幸福不是我们的权利,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们只是拥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行动,无幸福。

12.美好的生活,必然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足,而这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学知识的缺乏。

一行精华:

真正健康的情绪只存在于低强度的正性情绪这个象限:愉悦轻欢。

我们只是拥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行动,无幸福。

触动,反思,改变:

1.从能量蓄积和释放的角度看,低强度(与自身总能量水平相比)的能量流动,才能保证能量载体有较长的寿命。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反面典型就是追求同归于尽的炸弹。而人体是情绪能量的载体,因此保持理性平和的情绪,才是长久之道。

2.专注于具体行动,努力活在当下,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

相关文章

  • 《心理学通识》12

    十行采集: 1.“当我们看到有人不断躁动、脾气暴躁、情绪起伏很大,就能推断他应该具有强烈的自卑感。”——阿德勒。 ...

  • 认知心理学的融汇贯通:无为而忘我,心流缓熵增

    这是一篇在《通识技艺》知识星球的巅峰表现,也是千聊通识课程认知心理学模块的衍生讨论。 #认知心理学# #数理哲学#...

  • (通识智库)黄铭峰 :一种超越有限认知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实践(

    智库研究员简介: 黄铭峰,通识教育战略研究院院长,通识智库研究员。战略史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背景,通识教育机构创办人...

  • 黄铭峰 :一种超越有限认知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实践(下)

    智库研究员简介:黄铭峰,通识教育战略研究院院长,通识智库研究员。战略史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背景,通识教育机构创办人,...

  • 我给幼儿园的儿子做教育规划启蒙

    文丨黄铭峰 智库研究员简介 黄铭峰,通识教育战略研究院院长,通识智库研究员。战略史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背景,通识教育...

  • 书单分享

    心理学 《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 《正能量》(《rip it up》)-...

  • 《心理学通识》01

    作者:刘嘉 十行采集: 1.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加重要,因为那是幸福的根源。 2.亚里士多德把知识...

  • 《心理学通识》02

    十行采集: 1.所有的情感都只具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情感的强弱,即情感的唤醒度。而另一个维度则是好与坏,即情感的...

  • 《心理学通识》03

    十行采集: 1.意识被认为是人所独有的,而意识的起源则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但是对于这个终极问题,我们却没有科学...

  • 《心理学通识》04

    十行采集: 1.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是一段极其崎岖而又漫长的路。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在不同的成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通识》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bu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