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远去的乡村大戏

远去的乡村大戏

作者: 张文博L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23:08 被阅读0次

夕阳含羞,田野鎏金,时光深处的乡村稻香弥漫,蜻蜓于飞。我们如小麻雀般穿过田野,淌过小溪,越过小山坡,向远方的花花绿绿戏台走去,锣钹声催促着我们的脚步,扰乱了黄昏的宁静……

时光的折子里,乡村戏台是造梦的工场。它离现世那么遥远,又离内心那么近。台上台下,红男绿女,用花样锣鼓,飘动的水袖,轻盈的转身,邂逅另一个你,另一个我。忘却山水,忘却俗世的冗长乏味。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佳人,莫不是冉冉而来的云中姝?她朱唇轻启,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肥马轻裘的小生,真如玉树临风,与她共同演绎一场旷世悲欢。诉说春风无限恨,多少花前月下,多少痴心绝恋,随着曲调散去,人终将烟消云散。但梦是不会散的,它在每个孤独的灵魂里发酵,衍生出千般恩怨,万种念想。它超越生活的表面,激活了潜意识深处的流动。

以往的戏台是乡村文化娱乐中心。庄户人家扎根土地,戏台往往是在收割后空旷的稻田里临时搭建起来的,也有在庙宇前用条石砌起来的简陋戏台。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我们统称为“大戏”。一折折,一出出,在土戏台上,欢欢喜喜开场,热热闹闹上演,唱得山欢水笑,人神共乐。

乡村的大戏,历来是以敬神明的名义上演。“看大戏”是乡村“普渡、佛生日”的重头戏。尤其是佛生日,那可是旧时乡村的狂欢节。一个村庄佛生日,四乡八里都震荡起来。亲友、乡邻奔走相告,走亲访友、吃大餐、看大戏,大家欢天喜地。我们孩子们更是按耐不住,急切地奔向戏台前。此时,戏台已经开始了神明观赏的《赏花》或《加官》。这是大戏的前奏,类似于大餐前的开胃小菜。台上,丫鬟小姐咿咿呀呀地赏花扑蝶,芝麻官幻想着升官发财,我们如猴子般在台前台后跳来跳去。戏台下摆满了卖糖葫芦、甘蔗、南瓜子、麦芽糖、五色糖、煎豆腐的小摊贩。流口水的我们捏着手心里的五分钱,在美食面前犹豫不决。

大戏终于开始了。台下一片黑压压,没有座位的人站在外围,孩子们爬上树枝,跳上屋顶。演出的剧目是众所周知的《狸猫换太子》、《陈三五娘》、《桃花搭渡》、《春草闯堂》、《孟丽君》、《龙凤天子》、《薛平贵与王宝钗》、《高文举》、《女附马》、《连升三级》……才子佳人风花雪月,英雄豪杰叱咤风云,忠奸善恶分明,因果报应不爽。这些戏剧让我们当成了真实的历史,在台上的动态中,我们的心情就像经历了九死一生。最普通的小戏台诞生了最广泛、最原生态的乡土文化,也像春风化雨一样,播撒了华夏文明的甘霖。

无论是正规的城市戏班,还是乡村的临时组合草台班子,那些化妆打扮的演员在我们眼中都是天仙一般的存在,我们对于戏剧的热爱丝毫不逊色于今日的追星族。据说有迷上某个女演员的观众,如果戏班子到另一个乡村演出,他们会不顾一切地追随,不容许别人贬低自己的偶像。那时,苏乌水与蔡自强的《陈三五娘》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几十年后回溯过去,俏丫鬟益春、玉面小生陈三依然活灵活现。一曲《因送哥嫂》勾魂摄魄。台上的“阿娘”声音婉转,低头眉目之间散发着娇羞无比,一声绵长柔媚的“三哥——”,如高山流水,令人陶醉。

戏还未演完,我们已经撑不住了,一个个瘫倒在大人怀里酣然入睡。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落难公子依然危险重重,千金小姐束手无策地被困绣楼。重要的是,小摊贩们还在。于是我们嘟哝着要外公买几粒圆溜溜黄豆大小的五色糖,含在嘴里甜蜜自在,胜过台上享受繁华富贵的公子王孙。

当最后一声锣鼓戛然而止时,大人们把我们从梦乡中拽回。趴在外公背上回家,依然听着外公和老伙计们恨声喋喋:“秦淑宝那对金装锏都耍成了什么样子啊!”“杨郡主死得可怜哟!”

戏落幕了,大家会围绕戏文的内容、演员的表演进行讨论,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说上好一阵子。而孩子们的梦中将会晃动着酸甜的糖葫芦串……

乡村生活沉重如脚下的黑土地,单调到只剩下劳作和喘息,其余的念想都是异想天开。然而,一场戏改变了村庄的宁静生活。人们该哭的哭,该笑的笑,不哭不笑只有菩萨会这样。我们把台上的悲欢当作了窥视彼此的入口。生活中所有的平凡和苦难,在台上的险象环生、悲欢离合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美好也因戏而在内心蔓延。空荡的内心,在一折折戏剧中注入了灵丹妙药,不再枯涩僵硬。原本不可逆转的形势,也有了云开日出的希望。恶言恶气的小媳妇对婆婆温和了许多,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收敛了恶劣行径。生活中的喜与忧交织在一起,戏剧中的曲折与直率,人心自会明了。

一场戏唱得天地呜咽,山河动容。一场戏,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流逝。留存于记忆中的碎片般的片段,在三月飞花流水中也无奈地消逝。那些演绎出许多传奇的乡村戏台,在晚风中显露出一种冷清和怅然。晴明的时节,戏台成了乡亲们晒稻草、晾被单的场所。

今年正月初六,我们村庄庆祝“德仙宫六王府”诸神华诞,村里的土豪大撒把,邀请了厦门市歌舞团前来表演。本想回去观看,但先生泼下了一盆冷水:“海峡体育馆的巨星演唱会都没什么看头,何况乡下的热闹?”顿时打消了念头。是的,妈妈说凌晨十二点“散筵”时,偌大的戏台上下只有几个老年人与神明相伴。那种万人空巷的场景已经远去,戏谢幕了,观众依然在回望。

相关文章

  • 远去的乡村

    端午节后,乡村里满是夏日气息,一切植物都生长茂盛:抽穗的禾苗、嫩长的豆角、青红的辣椒、健壮的玉米、转黄的烟草以及池...

  • 远去的乡村

    那水中的鱼虾 地里的虫豸 如今都在哪 是否都在路上迷失 那长草的田埂 泥筑的土坯房 都已归入历史风尘 消失在不为人...

  • 远去的乡村

    曾经的乡村是孩子们的乐园。放学后,放下书包,相约一起,来到村前的空地,跳绳,过家家,推铁圈。热闹非凡,不小心碰了一...

  • 远去的乡村

    我的早晨是从天未亮开始的,尤其是冬天。天空还泛着蓝,山峦和树在晨光熹微中影影绰绰。我背着书包,穿过树林,经过田地间...

  • 远去的乡村

    弯弯的小河 青青的山冈 依偎着小村庄 蓝蓝的天空 ...

  • 怀念远去的乡村…

    特殊的日子,得以慢下来整理哪些曾在某个瞬间漫上心头的人和事,以此纪念远去的乡村… 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高高的个子,...

  • 远去的乡村语境

    在夜里,我会想到那时候乡下的星空。那个夜晚,在农家的小院子里,时断时续的蝉鸣托举着流转了千年的银汉。爸爸让我抬头看...

  • 渐渐远去的乡村

    晚上跑步又路过被新公路抢了生意的老公路,一两个月以前的房屋,如今悉已拆掉,只有一家以前酒厂未拆孤灯残照,想...

  • 诗歌‖远去的乡村

    文系原创,文责自负 可以预想的, 四天之后, 除了寥寥几户人家, 环目四顾, 红砖黑瓦崩塌,田园牧歌绝响。 因地才...

  • 我的村庄有着浓厚的戏曲文化

    11月21日,周六,早在几天前听闻家乡村子里唱大戏,于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去的乡村大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fe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