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中接受了很多年的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大学……也读过很多书,名人大家,伦理哲学……心灵也受到过一次次洗礼,懂得和理解了很多大道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越来越觉得母亲对我的教育,才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特别是母亲那些蕴含人生启迪的故事更是让我时刻想起,念念不忘……
记得的第一个故事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母亲给我讲她小时候家里没有啥水果,和小朋友出去玩儿采摘了一点儿黑优优自己舍不得吃,用手攥着拿回家给姥姥吃。这个故事让我记住了小孩子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想着父母,不可以自己独自吃掉。因为妈妈是这样做的,我也要这样做。
第二个故事是说有个母亲养了一个儿子,特别疼爱娇惯她的孩子,儿子无论做什么母亲都夸奖他聪明,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儿子小的时候偷了别人的小物件,他母亲夸奖他能干,长大了就偷别人家的大物件,后来在一次偷盗时被发现打伤了人,被官府抓获,判了死刑。行刑前他母亲去刑场送行,他提出要求,想最后吃一口奶,他母亲重来也没有拒绝过儿子的任何要求,这是最后一次更不能拒绝,她儿子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恨恨地说,是母亲的溺爱害了他!这个故事让我懂得孩子不能提无理要求,做了错事要受到惩罚,母亲的溺爱是害不是爱,惯子如杀子。小孩子不能贪小便宜,更不能小偷小摸,养成坏毛病,长大变坏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母亲还告诫我们,“若让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人要光明磊落坦荡真诚。”
第三个故事是说秦末时期的一个夏日午后,一个商人走路累了坐在树下休息,树上有个淘气的小男孩儿,站在树上撒了商人一身尿,商人抬头看见男孩儿并没有生气,给了男孩几枚钱币就走了……又一个这样的午后男孩儿在树上玩耍,看见树下来人坐下休息,男孩故伎重演,希望再次获得钱币的男孩儿被树下的西楚霸王一刀砍死……
这个故事给我很多启发,小时候听这个故事觉得小孩子不要太淘气,遇到商人还好遇到霸王就是死路一条!长大一点后就觉得商人很可恨,如果不给小孩子钱币,小孩子就不会被霸王砍死,霸王也很可恨,小孩子不懂事,也不至于被砍死啊?后来当了老师,就希望自己不要做商人,不能纵容孩子犯错,看见孩子犯错要教育,要责罚,避免以后他再次犯更大的无法挽回的错。这个故事在我的不同的人生阶段给我不同的启发,虽然母亲讲时没有给我上任何价值,可我对故事的品读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个故事是说有一对夫妇买了一件雕塑作品摆在家中,凡是来家的朋友无不交口称赞这雕塑作品的美丽,可是他家三岁的孩子看见这雕塑就哭,夫妇很是纳闷儿,不知何因?一天这孩子的爸爸在蹲下身去抱孩子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这雕塑不禁愕然,从孩子这个角度看雕塑,面目狰狞很是恐怖……
这个故事让我学会换角度看问题,特别是要学会放下身段看问题……虽然我的地位也不高,可是还有很多比我生活艰难的人,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疾苦,拥有的懂得珍惜,没有的学会释然。
母亲喜欢读书,喜欢看戏,常常给我讲故事,也给我讲过很多女人三从四德贞洁烈女的故事,母亲说不洁身自爱的女人会被男人看不起,虽然都是封建糟粕,可是我觉得洁身自爱对女人还是重要的,不为男人看得起,只为自己看得起自己。母亲说,人与人之间,没有打怕的骂怕的,只有敬怕的,你越敬他,他越怕你。虽然我觉得也会有不值得敬的人,但这个道理还是对的。母亲对女孩子要求格外严格,母亲说,女孩子要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不要花男人的钱,不要过伸手要钱的日子,努力学习,不要做工人(母亲是服装裁剪工人),太辛苦。
那个时代没能限制母亲的眼界,母亲从未有过重男轻女的想法,对每一个孩子(母亲生了九个孩子,长大成人七个)都是深爱。《闯关东》里边萨日娜扮演的母亲,感觉特别像我的母亲,勤劳善良️,有大智慧。看《都挺好》,很心疼姚晨饰演的苏明玉,她没有一个疼爱她的母亲,虽然她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重生,可是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伤害却需要一生去治愈,和她相比,我觉得我更“富有”!
有一个好母亲就是拥有一座宝藏,有一个好母亲就是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灯塔,有一个好母亲就永远有个心安的地方,即便她去了另一个世界,依然如烛火一直一直在心里的某个地方温暖而明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