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教》——启动自己和孩子的灵性(情感疏导)

《心教》——启动自己和孩子的灵性(情感疏导)

作者: 湘水E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8-26 08:52 被阅读0次

    68.姿态、语气、感受、渴望、正向好奇与停顿,这六个脉络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且息息相关,都属于对孩子“情感教育”的谈话。

    67.谈话中的好奇 是发自心灵的关心与探索,而非一种运用的策略。

    4.好奇以开放的探索,再搭配选项询问,将开放条件寓于选项之中。

    5.正向的意涵,是孩子的资源也是孩子的渴望。

    66.对话中尊重及联结孩子感受

    1.)专注聆听。

    2.)不是先解决问题,而是先学会陪伴。

    3.)当觉察孩子可能有情绪,除了给予接纳之外,语言中可以重复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很生气。我知道你很难过。我知道你很害怕。我知道你很紧张。我知道你很焦虑……

    4.)对话中联结孩子的深层感受(渴望) ,在对话中或情境中,让孩子感受自己是:

    有价值的。

    被尊重的、被接纳的。

    有意义的。

    有所选择的,为自己负责的自由。

    被爱的。

    有安全感的。

    被信任的。

    65.常以5A与自己对话,觉知、整理自己内在的情绪

    觉知(aware)情绪。

    承认(acknowledge)情绪。

    允许(allow)情绪、接受(accept)情绪。

    转化(action)情绪。

    欣赏(appreciate)自己。

    64.说话之前,学习深深呼吸,安定自己内在。

    63.父母与教师传承良好的对话的方式、对话的态度、对话的脉络,将影响孩子的态度、观点与思维,使得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具有更宽阔的心灵与视野。当然也更勇于好奇与探索,发展自己美好的特质。

    62.至于家庭里面的规则则不明显,因此父母要注重如何以信息作为界线,如何与孩子讨论规则,并且拥有“良好的互动模式”,这是教养成败的关键。

    61.秩序的维系不仅是靠规则,还要靠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教师传达与执行规则的方式、思维与态度,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60.清楚且简单合宜的规则

    从国家、社会、学校到家庭,稳定的秩序是团体的基础,因此团体之中,需要所谓的法律、规则作为界线,让团体赖以运作。

    但团体里面的规则,最好清楚、简单、取得共识、合情理,并且具体可行,才会具有制约与保护的力量。而执行规则的人,最理想的状态是一致性的表达,而非带着愤怒、指责、说教、讨好,或暧昧不明的态度,规则才得以最健康的存在,发挥规则的力量,而不是沦为处罚、羞辱与教训的工具。

    59.想要建立有文化的生活,必须落实具体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习惯与说话方式,并且长期且有意识地进行。

    58.正向的故事就如同罗森塔尔的实验,让人们活在正向的讯息里,创造出正向的人生。

    57.故事是人类延续文化的重要介质。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说法,会为人类带来不同的感觉、思维与行动。更积极地说,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待自己与世界的方式。

    56.家庭多分享个人、祖辈奋斗的故事,分享家人诞生、受珍重、爱的故事。

    55.学校和家庭,都可以有意识地,从具体、可落实、恒常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构文化的根基。

    54:家庭教育的建议:

    1)教育最大的困难,是当事人较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常常只是想要解决问题。

    2)若是孩子还未满十岁,建议每周至少抽出半小时,共同阅读一本书或讲故事。

    3)减少抱怨与指责,多说正向的故事。

    53.丰沛的滋养。

    52.教会学校,呈现宗教的节制、仪态、端庄与仪式性,学生在气质上也嗅得出与众不同的味道。

    51.教师团队呈现出来的气氛、对话与态度,常呈现出学校的文化,显然也与校长带领的风格有关。

    50.孩子从家庭学习而来的仪式、规矩、习性、态度……我都归类于家庭文化的养成。

    48.出入开名车,定期吃大餐,穿戴使用名牌,将品味化用“物质”的金钱计价。

    47.共性的行动、法律规范、对人、对环境采取的应对姿态是文化养成的条件。

    46.我们可以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让一个人更健康、更自由、更有力量、更有竞争力、更趋于向善、更好学、更有耐挫力、更热爱阅读、更懂得珍惜……

    这个环境的养成,便是一种文化的塑造。

    45.在与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进行对话时,不要以“超理性”的姿态与他们进行分析,讲一番大道理,而要真正地去尝试倾听他们的内心。

    44.正向的赞美和表扬,一定得针对孩子的努力。

    43.我很欣赏你。即使在课堂中,你听不懂,你还是安静地上课。虽然你在想别的事,但是,至少你没有吵到别人。对于你会写的作业,你也很整齐地完成了。关于英语课听不懂,我还是建议你去告诉约翰老师。我不知道约翰老师会怎么做,可是,至少他会清楚地知道,你对于“全英”的不理解。你也至少诚实表达你自己的想法了。我现在必须要去上课了,下次再跟你谈好吗?

    42.稳健地告诉自己:“不要急着处理事情!不要压抑孩子的眼泪……”

    41.萨提亚心理辅导中的圭臬——“联结渴望能跨越一切行为问题”。

    40.《萨提亚成长模式的应用》《大象在屋里》《越过河与你相遇》《麦田里的老师》

    39.孩子们在长期缺乏学习动机、自我认同、信任关系的环境里成长,辅导老师很难不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受创孩子们发泄情绪、挑衅的对象,于是在这里协助孩子们解决学习问题前,必得先与孩子“建立关系”;

    38.说出自己的选择,不能只说你的决定,请你把背后的原因告诉她。

    37.她开始抽泣。

    我请她闭着眼睛,跟着我一起做练习。

    “我知道自己很难过。”

    “我承认自己很难过。”

    “我接受自己很难过。”

    几次深呼吸后。

    “我欣赏自己虽然很难过,但还是一直想办法帮助自己。”

    我想让她学会如何深呼吸。

    36.说话态度变得沉稳淡定,姿态也更加安静娴雅。

    35.凸显了停顿之外,还想要找到孩子身上的资源,但不会停留在他们与我“办不到”的事件里,损耗彼此的能量。

    34.我宁静地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生气。”这是我常分享给教师与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发展,标准疏导的方式。

    33.“建立关系”就是和孩子“做出接触”,尤其是透过对话做出接触。需要用眼神、肢体、语气、说话内容做出第一步接触。但是很多人意识到“做出接触”的重要性,却跨越了相处的界线,比如刻意讨好学生、和孩子一起抽烟、带孩子违反校规、过当的言行举止……都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与界线,关系只是短暂的维系,却不是以健康的形态进行,因此失去深刻的内涵与长远的目标。我认为本书归纳的姿态、语气、切入感受、联结深层感受、正向好奇与停顿,是做出接触的步骤,也是建立关系的步骤。

    32.应该跟他们建立关系。我想起很多亚斯伯格症专家的话:“给予安全的环境。”

    31.亚斯伯格症:

    30.停顿也是一种接纳。接纳自己的内在,也接纳现状,不以自己的意志干预尚未双向互动、尚未明确表达信息的状态。

    29.当教师意识到内在,意识到停顿需要刻意,停顿才有发生的可能。

    28.慢活也需要意识,否则天天慵懒地过日子,睡到午后才醒来的人,并不会品尝生活的味道。其他如静坐、仪式、饮茶、喝咖啡等形式的慢活皆是如此。

    因此由意识到惯性,刻意的停顿,是改变惯性的第一步。紧接着意识自己的停顿,先觉察自己的内在,安顿自己的情绪,或者以深呼吸与自身内在联结,便能将停顿更深一层进行。除了面对自己的惯性,当面对等待孩子回答问题、孩子吵闹的事件、孩子耍赖的现场、演讲的关键时刻、孩子为某些东西辩解时,有意识地让自己停顿三到五秒,就能得到不同以往的美好。

    但此种停顿的过程,需要时时练习,读者不妨细读本书标示出来的“停顿”的要点,试着念出声音,感受有意识的停顿,也许会有所收获。

    27.“停顿是刻意创造出来的,让意识进入。”

    26.倾听的技巧在于:“回答问题前稍作停顿。(2秒的耐心)”

    25.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停顿,让人重新觉知秩序,若是大人仅是稳定地给予支持,或者更丰富地探索与表达爱,那么挫败就成了正向的经验与力量。

    24.当人没有学习如何正确对待感受,停顿就不容易落实。

    23.当世界停顿了,人们也失去了存在感。我们正为喧嚣的环境付出代价,人们无法真正宁静自处,自我与环境没有办法联结在一起。

    22.一个人快如连珠炮地说话,聆听的人肯定感到不舒服,也无法用心理解话语的内涵;下课不休息,不断赶进度,学习者肯定乏力。

    21.数学家帕斯卡说:“所有的不快乐都源自一个事实,就是无法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20.停顿,是一种接纳。接纳自己的内在,也接纳现状,不逼迫自己对外在立即做出反应。学会有意识地停顿,即使孩子遭遇挫折,也会成为正向的学习经验。停顿是领略知识、美感,甚至存在感的关键。停顿牵涉复杂,包含行为、思考、情绪、欲望在内都必须同时停顿,才能拥有宁静的可能。

    19.落实他的想法。

    18.忍不住冲孩子发火,怎么办——停顿,让心静下来

    17.如果遇到浮躁的状况,除了专注以外,请你看重自己真诚的意愿,还有接纳自己有一点儿浮躁,因为你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

    16.“这是心里想的,还是头脑想的?”“从心里想的话你可能会落实,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头脑想的话也许只是想想,在此刻理性地回应我而已。”

    15.孩子通常没有意见,因此我会提出意见,和孩子核对是否合宜?

    14.以选项的形式和孩子一一核对。

    13.从感受切入问题。问心情问感受。

    12.探索对自己的期待,也是意识问题。

    11.只要自己的对话状态能够觉察,能够进步一点点,哪怕是进步百分之一,也要懂得欣赏自己。

    10.意识并整理情绪,让情绪放缓和以后,再以平静的语气与姿态和孩子对话,并且邀请她,不是以孩子听话为目标,而是以练习沟通与觉察自我为目标。

    9.语言简单明了精准

    8.讨论即问答。

    7.诚恳并不容易。

    6.语气缓慢、平缓地问、停顿、用问话核对他的感受、用问话确认他的理解

    观察孩子响应我的问题的语速和专注度,判定孩子认真或敷衍。问孩子听得懂的话。

    5.多年以来,我已将“正向的好奇”内化成一种问话的方式,也内化成一种生命的态度。

    4.这些问话都指向渴望、潜能与全景。但必须真正看见正向,才能真心拥有好奇,而非只是期待改变进行的一种策略。

    3.爱因斯坦的话:“奥秘,是我们所能经历最美的事物,是一切艺术与科学的起源。”

    2.发现“好奇”是正向最好的驱动力。

    1.真正能启动孩子的正向力量,除了大人真心相信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透过好奇心启发孩子的正向,而不是直接称赞。(积极欲望)

    (二)

    100.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觉察,意识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

    98.若能在(正向)好奇的问话之后,看到孩子的正向资源,问题往往就不是问题了。

    97.讲粗话,人的头脑知道要改变,但其实并未真正意识要改变。除非讲粗话的人讲的话突然被自己心仪的对象听见,或被领导严厉责骂,内心会受冲击。感受心灵的冲撞,从而拥有较深刻的觉知,才真正意识到问题,启动改变的意识。

    96.我认为意识的方式,是以好奇的态度,以“感受”与“深层感受”为脉络,透过探索与核对的方式,让人意识到正向价值。

    比如孩子遇到常犯的错误,总是一犯再犯。这些习惯的反应,仿佛一种被制约的程序,也意味着人不经过觉知、意识,直接成为反射动作,或许头脑知道了,但是行为上仍旧受惯性主宰。

    95.我认为好奇心是一种美德,我所指的并非揭人隐私的八卦事件,而是一种认真了解与看待他人的态度,以一种更宽大的视角,发现隐藏在人表象下的美好内在,而不是将人当作工具。这种好奇的态度,其实是对人真正的关心。

    94.采用在课堂讨论或问话的形式,不再以“对”或“错”的方式回馈,而是以探索的方式,穿插整个课堂,启动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93.我将“好奇”的态度,置入生活及班级经营的层面,更置入写作与阅读课堂,我常感到热情与惊奇。自2000年接触萨提亚模式之后,我逐渐改变了上课方式,采用在课堂讨论或问话的形式,不再以“对”或“错”的方式回馈,而是以探索的方式,穿插整个课堂,启动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比如在作文领域,简单的好奇就是开启“叙事”“观点”与“生命经验”的源头,更复杂的好奇脉络,便是“事件”“感受”“期待”“渴望”“过去”与“现在”。

    92.当一个初二的学生问我:“人为什么要读书?”我不是给予既定的答案,而是好奇她问题的由来,探索她的内在感受。我发现这样的态度能帮助孩子,不仅能解决遭逢困境的现状,更是培育资优生的顺畅路径,让资优生拥有更深层宽阔的思维、感受、渴望与自我,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91.当好奇心内化成为一种机制,一旦面对人、事、物,就不会以既定印象教导他人,而会着重在倾听、探索、核对与了解上面。常有人问我孩子问题的成因,我不给他们答案,而是先以好奇心进行探索。

    90.孩子的好奇心是学习的驱动力,我们如何维持他们的好奇,这是教育者的功课之一。我更在意的是,如何重新点燃成人的好奇心?让教育者面对现况,充满好奇的探索,而非一味地以既定印象思考与应对。

    89.好奇心是快乐、知识、满足与美的泉源之一,我以为孩子最常拥有的是强大的好奇心。

    88.“资优生”遭遇挫败之后,他们的应对表现如何?孩子学业优良,而且对学业、工作、其他事物应对的态度,是因为遭遇挫败,能积极面对。

    87.在经历过挫败之后,这些被贴上“优等生”标签的孩子们,是否更容易心志萎靡?

    86.启发孩子的资源是很重要的即“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的学生,不仅成绩提高了,面对失败时信心十足,对未来的愿景也较为乐观,并容易享受学习的乐趣。

    85.孩子的成长脉络,应是震荡走高的曲线图形,若是大人了解成长曲线的必然,便不会在孩子犯错、失败与堕落的时候,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因而衍生出过多焦虑、愤怒与难过,也就不会在那个时刻回馈负向。大人应该学习的是,当孩子呈现负向状态,应如何看见孩子的正向,并且回馈给孩子,不要以一事件检验,而是看孩子发生事件的频率、如何愿意并努力转变、正向习惯如何坚持的(即使孩子只有一天正向),来启动孩子正向的资源。孩子的成长轨迹,虽然会震荡起伏,但仍然迈向彼此的目标,便能逐渐摆脱旧习惯,形成新习惯。

    84.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现实中孩子的情况、正面管教下孩子的情况这三种情况构成了全景的脉络。

    83.全景就是看到孩子成长的轨迹,将视角拉到更高的层次,才不会局限在某个角度,看到的只是片段的样貌。一旦有了全景视野,就能看到丰富的资源。要看孩子成长的全貌,不要执着于孩子的错误,而是真正看见孩子进步。

    82.大人必须学习,如何在孩子犯错时,以正向眼光回馈孩子,并且支持孩子。大人必须有一个认知:人的生命处境,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除了回馈以规则之外,不要在对错上不断说教。因此当孩子犯错时,大人应学习如何“回馈孩子规则,且回馈孩子正向”。

    81.长久未感受爱的孩子,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很难真正爱自己;不觉得自己拥有自由,很难为自己负责任;不接纳自己的孩子,也不相信别人能接纳他。

    那怎么办呢?大人当然要持续正向的言行,并且修正自己的语气。其次不要和孩子落入争辩,即使争辩中孩子是正向的,也毫无意义,教育者在回馈完正向之后,应该懂得停顿下来。因为正向的意识,并不只是在观点的层次,更需要身心有所感觉。

    80.若是明白自己已习惯负面,那就多使用“停顿”,让言行有意识地停止五秒,并且搭配深呼吸的练习,在停顿之后给自己“正面”引导作为第一个功课,才能逐渐扭转负面习惯。

    79.如果教育者欠缺正面的经验,正面思考便无法落实,正面的语言也就不会表达。因为正面不是一种工具,也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真心的相信。

    78.注意自己的肢体与语气,创造孩子的宁静感,从情感出发,培养孩子强大的心灵。

    77.马克斯韦尔在《差异制造者》(The Difference Maker)一书中,归纳了三个方式检视自己:确认自己对问题的感觉、对与他人有关的感觉、对问题的想法。

    76.美国著名的领导力专家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说:“我无法选择什么事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可以选择我要怎么做。”(正向的心理态度)

    75.正向对待孩子,是最正确的选项。只要传递正向的意念与语言,就能为孩子创造正向情境。

    正面的信息与意识,不只是我们要传递给孩子,更要用方法引导孩子去意识。

    74.棍棒体罚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远胜于身体的疼痛。语言伤害的杀伤力同样不容小觑。

    73.言语与念力只要三十天的时间,便可以杀死一棵大树的灵魂。

    72.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事件、看待生命、看待世界……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事件、对待生命、对待世界……两者结果截然不同。

    71.对一个人传递“正面”信息,会使人拥有正向的力量,学习进步得更快,未来发展得更好。若是对一个人传递“负面”信息,则容易使人变得自暴自弃,未来发展较不稳定。

    70.“信念”(或者说期望、暗示)对人的影响。

    69.正向的力量非同小可,甚至能够让人突破自我的极限。强大的好奇心是学习的驱动力;正向好奇其实是对孩子的关心与宽容。

    68.我想强调的是一种陪伴的态度,陪伴一颗美好心灵养成,以联结深层感受(渴望)为目标,才会产生美好的力量。

    67.请她接受自己的情绪,因为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珍惜与照顾。

    66.做了一些爱的仪式,以及正念的呼吸。

    65.她从来不在人前流泪。我请她给自己一个允许,允许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她是不是坚强太久了才使负面的情绪不断积累?

    64.让教育工作者内在得以舒缓,教育问题也有了舒缓的可能。

    63.一个心中有愤怒、焦躁、紧张不安的人,在理性上要求他们不要生气、不要焦虑、不要紧张,无异于缘木求鱼。

    62.如何让人的心灵更宁静,让人不会感觉到气闷,不会感觉到浮躁不安?很少在教育书中看到。

    61.胸口闷是身体的感受,往往伴随着烦躁、不安、潜藏的紧张,以及身体紧绷的感觉,这些感受的由来,往往和事件、未满足的期待、各种观点,和自己渴望的不联结有关,但一般人不容易意识到,因为在主流认知中,这些感受一直被忽略。

    60.家人间可以 分享开放自己,可以接触和表达对彼此的爱与重视,让彼此的爱可以流动,关系更靠近与亲密。

    59.“相信自己做得到”是需要力量的,孩子内在的自我肯定与老师或父母的支持让孩子更有信心继续去面对改变。

    58.在家庭中,当孩子没能满足父母的期待时,父母通常会用指责的姿态、否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期待落空的生气与失落,使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作为孩子,常常以父母的观点去建构自己是谁,而觉得自己不够好,产生低落的自我价值感。

    57.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56. 当我意识到自己,也愿意为自己负责任,就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就不会以抱怨、沮丧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55.从一个正向的动机,让他联结过去的经验,去寻找自己,如何在同样的处境中,勇敢走出来。

    54.亦即正向的,能成为一个人成长资源的。

    53.改变的念头,就是通往深层感受——联结渴望。

    52.正向资源持续聚焦,才有机会让正向成为新的惯性。

    51.功课不佳的孩子,很容易自责。我先将可能的情况提出来,有助于他在自责的时候,可以觉察。

    50.过去遭遇的经验,若不协助他以新的方式应对,很快就会回到旧有的惯性中。

    49.连串的核对都是以正向为脉络,并且以好奇的方式开展。但好奇的方式,重要的是问话者的真诚,还有真正想要了解的心灵,才不会让人感到压力。

    48.探索他的理想,再探索迈向理想会遇到的困难。因为是探索,也就不会让人感觉是指责了。(用探索代替指责)

    47.它让我看见一个孩子的渴望,正向地启动自己,也启动与家人的关系,这是很珍贵的一件事。

    46.创造由自己主宰,而不是被他人主宰的人生

    45.我认为教育的过程也是如此,当孩子出现负面状况,不是去责备孩子为什么这样,而是探索孩子“想要什么?”,陪伴他们探索如何实现“想要什么”的目标,在“现状”中铺设一条轨道,让孩子看见自己在轨道中的变化,引导他们接纳自己的沮丧、失败、悲伤与愤怒,看重自己并未放弃。而身为陪伴的大人,只有展现了巨大的“爱”与“接纳”,孩子们才能从大人身上得到力量。

    44.我已经不会再为孩子的表现感到沮丧、绝望或者兴奋,我看重的是孩子内在深处的基石,我的目标在更长远的地方。我从萨提亚女士那儿学到:治疗并非处理“症状”,而是在处理“学习的过程”。

    43.要让孩子转变,必须启动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感到希望,让他重设目标,让他在失望的时候,接纳自己的失败,正视自己并未放弃,他们的心灵,才会“活”起来。

    那个让心灵“活”起来的动力,便是聚焦在“正向”与“想要改变”的动机上。

    42.当人一再失望,就会感到绝望,何况那个令自己失望的人,正是自己呢?

    俗语说:“哀莫大于心死!”

    41.对失利的孩子,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有一个能接纳我、静静地陪伴我的人出现,那时我会重新拥有力量。

    40.碰触到孩子内心深处无法表露的悲伤,我会在他们悲伤处停顿,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尊严。顺着这个悲伤,便能清楚听见孩子绝望的声音:他们感觉自己没有价值、他们不接纳自己做不好、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觉得自己陷入泥沼,无法顺利的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并且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39.有些父母常抱怨,问孩子要什么?孩子不表达意见,一般说:“都行!”“随便。”“没意见。”父母常说,孩子怎么会没主见呢?因为父母的主见太强了,孩子的意见是无效的,所以久而久之变成了这样。

    38.在表达的时候,包含两个以上互相冲突的指令,会使他人言行设限,产生内在冲突、并陷入两难之中,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了。

    37.在这个多元的年代,环境充斥着大量诱惑,让孩子心念驳杂的原因太多,一旦衍生出愧疚与自责,就更容易堕落和放弃。因为孩子的力量不是放在解决问题上,而是放在与内心世界的斗争上,负面批判、负面影像充斥头脑,伴随杂乱的情绪,更难以专心致志地读书了。

    36.过去价值单一的年代,环境的诱惑较少,当孩子感到自责与愧疚的时候,心志相对容易收束,也更容易往目标迈进。

    35.让教育使孩子产生动力,让孩子有自我价值感。

    34.怠惰、懒散与愧疚、自责,常常是相伴相生,一旦怠惰了,懒散了,内心世界的愧疚感、自责意识便油然而生,继而产生深深的无奈与绝望,不再会懂得为自己负责,而是任由情况崩毁,对自己失去信心。

    33.在萨提亚模式中,萨提亚女士认为:当一个指责者出现,周遭的人们多半以讨好、打岔、超理智与指责应对,想要改变应对的姿态,必须跳脱习惯的四种姿态,以一致性的姿态应对,才有可能让所有人的关系迈向同样的节奏,这就像是同步性。

    32.一个人态度真正改变的话,人会随着改变。因为不同的应对姿态,将会得到不同的响应,越是健康的、开放的、和谐的、一致性的姿态,就越有机会让成员在应对模式中更主动。

    31.那种荒废时间、内心充满无力感的生活状态,他心灵非常沮丧,感到愧疚与自责。

    30.这个读书过程会很辛苦,也可能会短期内无法达成目标,请他接纳自己的惯性,一旦做不好的时候,先别急着自责。

    29.父母要正向看待孩子,能多鼓励,多肯定孩子。

    28.“学习以全貌看待世界”作为切入点,正是符合萨提亚成长模式追求“完整(whole)”而非“完美(perfect)”的取向。

    27.自责、内疚与无自我价值,这样的状况并不会使人长进,只是让人在悔恨的时光消磨罢了。

    26.常常体验爱。允许自己休息,因为你真的还没放弃,你会努力。

    25.深呼吸,将可怜放置在爱上面,用爱的温暖包裹可怜,让他告诉那个图像:“我愿意爱你,我已经十七岁了……”

    24.你愿意爱自己,看重自己,而不是只有可怜自己,对自己不断责备吗?

    23.我很欣赏你,你一直很坚强,没有被打败,虽然经常会做不好,但是你很勇敢,不放弃,而且很执着。你怎么可以这样走过来,那么了不起。(给自己的赞歌)

    22.不再让那个无用的法官和鞭打自己的刽子手出现。

    21.我很欣赏你,一直很坚持某些东西。你认真读了两天书,虽然之后又不读书了,但是你并没有放弃,而且仍然想要再认真下去。(给自己欣赏加油鼓励会让你想要奋起,而否定打压会让你消沉悲伤)

    20.无情本是太多情。因为曾经多情而受伤,又如何有情?

    19.看起来你并未放弃,你能欣赏自己仍旧在努力吗?

    18.让孩子在“渴望”中联结,让孩子逐渐找回生命力而成长。我想发展的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教育的态度。

    17.以“正向好奇”“停顿”,作为“探索”与“核对”的方式。以切入感受、联结渴望为谈话的脉络。

    16.身兼教师与父母的教育者两种角色应该要先联结自我的渴望:能体验自己的价值、能接纳自己犯错、能感受自身的意义、能自由地选择并为自己负责,就更能爱自己与爱孩子了。

    15.让自己拥有宁静的生命力

    14.当一个孩子体验了自由,就愿意为自己负责任了,这是自律形成的重要因素。

    13.正确的家庭应对模式:用坦诚开放的心灵应对,坚定立场的同时也能照顾孩子的感受。

    12.一个不断焦虑的人,思考回路容易在脑中打结;一个不断不安、恐惧、难过、愤怒的人,又怎么能专注思考?因此思考是重要的,但是主宰思考的情绪却被人忽略了。

    11.父母的言谈或行动中流露了不耐烦、悲伤与愤怒,孩子接收了这些非语言信息,是否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呢?

    10.“情感”为生物成长的关键,情感联结为关键阶段,是通往心灵的一道电流,是生命力链接的信息,是万物存有的秘密,也是真善美的解答。

    9.指向温暖、包容、具有爱的环境,能减少孩子过动的状况。

    8.拥抱、爱与关怀重要性的结论。

    7.人的成长,重要的并不只有填饱肚子,还有孩子是否感受到温暖,是否有安全感,是否感受到被爱。关怀与爱给予了孩子探索的勇气。

    6.比如在照片上看到美食、美景、花朵、指挥家指挥交响乐,我们透过文字与图像的介绍,形成头脑的认知。若是未曾拥有这样的经验,只是头脑的认知与心灵里拥有体验感,相比于真正品尝美食,领略美景观赏花朵,聆听交响乐两者状况完全不同。

    若是亲身品尝食物,滋味会在舌间扩散,心灵易有丰富细腻的感受。

    若是亲临美景现场,无论是壮阔还是秀美,都能为身心带来感受上的变化。

    若是亲近一朵花,闻一朵花的香味,鼻腔和心灵体会的感受就会有一种幽微的曼妙。

    若是听见音乐带来的感动,易使灵魂为之震颤。

    在教育的领域,由头脑认知带来改变虽然是重要的步骤,却远远不如心灵体验来得强烈。体验人内在的渴望,往往是人改变的关键,也是行为转化的密码。

    因此教育工作者,无论是父母、教师、社工或咨询师,若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拥有体验性,孩子将成长得更健康,改变也会更大。

    5.大人必须真诚,孩子的心灵才会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被接纳的,才会感受到自由与爱。所谓的体验,并不是头脑的认知,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4.爱、自由、意义、接纳与价值,和人的“期待”有所区别,萨提亚女士把这些人的“渴望”层次。

    3.Dr. John Banmen的教导:“一个人联结了渴望,就跨越了行为问题。”

    联结渴望的意思,是让人能体验自由、体验意义感、体验爱、体验价值感、体验被接纳。

    2.孩子在发言时,我期望孩子自由发言,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自己负责任;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身为学习者的意义;在文本中体验生命,以刺激感官经验,打开不足的现实感官,感受自己值得被爱,也拥有去爱人能力;在书写作品时,能看见自己的价值,也能够看见他人或事物的价值;当自己或他人不完美时,能接纳自己,也能接纳他人。

    当我与人对话,尤其是和学生对话时,我更期望他们通过谈话,体验这些感受,我把这一过程视为谈话的核心目标。

    1.与孩子互动时常将目标定为:让孩子感受到自由、意义、爱、价值、接纳。

    (二)

    100.联结孩子内心的渴望——提升孩子的优秀指数。

    99.人是自由的,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要恐惧,并且影响深远。

    98.感受到孤单的自在,却也发现孤单的疏离感。感受是自己决定的。

    97.有些大的恐惧可以通过冒险、旅行、漂流等方式来释放。这些方式也是我帮助青少年面对和战胜恐惧的最佳方式。

    96.探索——观察了现象再核对

    95.当有意识地让内外在都安静下来,就很容易让身边的人安静了,一旦安静下来,很多情绪便无法掩藏。

    94.人经验愤怒,愤怒就渐渐缩小;经验难过,难过就有了宣泄。

    93.也感受我们在他面前的宁静与温暖。

    (一)

    92.我有种错觉,楠楠的瞳孔在瞥向我的那一刻,缩得好小好小,如一只受虐的小动物,缩在一个阴暗的角落。

    91.我带领好动孩子的经验,是安定他们的内在,让他们体验更稳定的应对方式,并梳理他们被愤怒、难过、焦虑与浮躁阻碍的情绪。(情绪组织的孩子很难专注地学习)

    90.以爱和等待来化解孩子内心的恐惧。

    89.如果教育者能提供一种界线分明,清楚而简约的规则,并以安稳的态度,给予宽阔的包容,也能让孩子负起责任,让他产生勇气,而不是产生恐惧。这是我期待的教育模式。

    88.“严格”一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教学严谨、态度严厉;一种是界线分明、态度从容,带来安稳宁静,让孩子感受自己的价值。

    87.不专注的孩子,通常都是因为内在情绪纷乱,最常见的情绪表现是浮躁、烦闷、生气、难过、紧张与不安,也有一部分孩子是害怕

    86.我在教育过程中,列为顺序的几个步骤:观察、探索、核对与陪伴。

    85.心不在焉的状况,通常是思绪纷杂,或者是内在感受凌乱。

    84.父母的应对方式,常决定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内在,那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之一。

    83.透过故事让我们感动,还告诉我们情绪的重要性,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要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要正视自己的情绪,还要我们学会原谅自己……

    82.讲陆游的《钗头凤》时,让我们猜故事的结局,我们把故事编得五花八门,您称赞了我们并告诉我们训练思考与创造力的方法。

    81.一旦大人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新的情绪如愧疚、对自己生气、难过、不安便随之而来。这样的情况往往让人产生烦躁、不安、闷闷的、紧张等不能聚焦在当下的感觉,与人应对也就少有质量了。

    80.物理学家费曼说:“知道事物的名称,和了解某件事物,中间有很大的差距。”我深深觉得知道道理和实践之间有很大的差距。知道“自己不要发脾气”和“做到不发脾气”这中间的距离仿佛地球到月球一般遥远,有人说自己没有发脾气的时候,却在语气上表露了愤怒,无疑是压抑漠视情绪的表现。

    79.比如一个孩子坐在房间里哭泣。我坐在孩子的对面,询问他:“怎么啦?”

    孩子倘若不说话,只是哭泣而已,我便允许、也先接纳孩子哭泣。

    我停顿一小段时间,静静陪伴他,就是一种接纳的过程。

    我可能会问孩子:“你哭了,是因为难过吗?”

    假设孩子点点头。

    我通常会在停顿之后,以深刻而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

    只是这么简单的动作便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同理了,情感被健康地对待了。

    78.在停顿之后,以深刻而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

    77.接纳孩子情绪的语言,我则归纳为:“我知道你很……”,例句中的“……”便是情绪的核对。

    76.只是一个寻常的提问,但我先核对了她的问题,其次从她的感受探索。

    75.帮助孩子意识情绪,便是以情绪为探索的脉络,你可以询问孩子:“我这样说,你有难过吗?”“我这样做,你会生气吗?”“面临这种状况,你会害怕吗?”“你有什么感觉?”“说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说到那件事的时候,你心里发生了什么?”……各种以情绪探索与核对的方式,我称之为“由感受切入问题”,将有助于迅速厘清问题的源头。

    74.一个人期待未满足时,却能平静地面对,这样的能力从何而来?如何从一次又一次生气、难过、失落与悲伤中学习?

    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拥有情绪,就是同理孩子情绪的方法。在语言的表达中,先帮助孩子意识情绪,再接纳孩子的情绪,将会是更好地沟通路径。

    73.疏导孩子情绪的方式实施起来并不艰难,首先便是梳理自己的情绪,以平稳宁静的语气面对孩子,其次便是同理孩子的情绪。

    梳理孩子情绪:

    1)先梳理自己的情绪

    2)以平稳宁静的语气面对孩子

    3)同理孩子的情绪

    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认同孩子的行为、观念与期待,而是接纳孩子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程序。

    72.一个孩子成长期间,要让孩子更成熟,拥有更良好的脑部发展,不可轻易忽略情绪的应对,这正是教养与教育者需要在意之处,我将之视为所有教育的基础。

    71.情绪能影响大脑皮质层的变化,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情绪与脑部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处理好情绪才能专注。

    70.从各种渠道解放情绪与体验感官的教育,同时要有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与注重。

    69.父母以愤怒的语气压制孩子,孩子只是以更愤怒的表达回应了而已!这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的方法。

    68.孩子可能被父母指责的语气激怒了情绪。

    67.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哭,以条件换取他的情绪,孩子易学得以情绪要挟父母。

    66.宠孩子的意思,就是一味顺从孩子的意志。当孩子日渐成长,遇到渴望的事或物,父母又无法满足期待,孩子情绪反应会很大。

    65.若要让孩子拥有较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稳定而非浮躁不安,大人就要懂得善待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拥有情绪,而非讨好、顺应或压制孩子的意志。

    64.要他人为自己的愤怒负责,那便是指责的姿态。

    63.有人习惯以不说话表达愤怒,却期望他人知道自己生气了。

    62.觉知肢体的动作,以及觉察说话的语气,都是让受教育的一方,拥有正面及宁静的感受,也是创造受教者拥有安稳、宁静与专注的说话方式。

    61.开启感受的觉知,是教育中深刻且重要的项目,但往往被绝大多数的人忽略了。

    60.若是不常觉察心灵感受,先让自己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停顿,有助于觉知与意识当下。当你宁静地寻找探索自己内在的感受,才真正有机会正视长存于体内的感受。

    59.善于觉察心灵感受的人,最常体验心灵的宁静,容易有喜悦与祥和的感觉。

    58.人类诞生于世界,便以感官和世界接触。

    57.情绪不是洪水猛兽,只是需要疏导。先觉知内在的感受,不忽略、不否认。当情绪稳定了,孩子便会更专注。

    56.若是能有意识地深呼吸,在面对教育困惑时,就能拥有更宁静的心灵去面对了。

    50.练习芭蕾、瑜伽、太极拳、静坐与冥想,体会呼吸与人的关系。有意识的深呼吸有助于人们摆脱焦虑。若是深呼吸时能将注意力专注于美的事物,或者专注于启动心灵中的感激、爱、宁静等状态,就更有助于人的放松与平和。

    49.疏通情感,要比学习来得更优先。这也符合萨提亚女士所说的:“面对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48.道歉不是策略,道歉是真诚的表达。

    47.有时老师并非教导者,而是共同探索问题者,孩子更有意愿协同学习。

    46.专注且语气沉静地回应。

    45.一致性不只是一种姿态,而是让人可以更趋于统整而且富有人性的另一种选择。它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与我们自己、与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高自我价值和一致的状态是成为更有功能的人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萨提亚模式的理想境界。

    44.《大学》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要懂得定、静、安、虑、得。

    43.别忘了自己拥有如下资源:关怀的、滋养的、敏锐的、友善的。因此先将资源运用在自己身上:关怀自己,滋养自己,敏锐地觉察自己,对自己友善。

    42.“家族治疗之母”的大师萨提亚女士。

    41.与孩子对谈,对视平等的姿态、平静沉稳的语气、从孩子的感受介入、联结孩子的渴望、找到孩子的正向、运用好奇去探索、运用“封闭的选项”和停顿、和孩子讨论规则

    40.以适当的姿态和语气(平静沉稳)与孩子互动,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孩子的情绪不被堵塞,内心便更宁静,就更能勇敢面对问题。

    39.滋养人的内在情感,让一个人更有价值、意义、自由,懂得爱与接纳,这是我常看重的目标。

    38.作为一个陪伴的大人,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相信自己不会被放弃,让孩子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37.委屈的人此时解释,只会让另一个委屈的人衍生更多情绪。

    36.若是她的父母,我会在说完道理之后,静静地离开,允许她表达生气;或者更进一步,同理她生气与失落的感受,照顾她的心灵,让她感受父母愿意陪伴。

    35.说道理就是把观点灌输给孩子。要注意的是,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时简洁不啰唆是最好的状态。

    34.用提问核对对方感受

    33.请大人检视自己内在的状态,若是能达到平静,则是最好的沟通状态。

    32.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很少讲求策略,也避免给予任何暗示。对我而言,暗示如同暧昧沟通。只有诚恳直接的沟通,才能表达我的信息,因为我一直认为,教育者本身就是策略的一部分,言行一致的展现,便是最好的教育策略。

    31.当两人内在真诚沟通,心灵便会出现这样的宁静感觉。

    30.以简单且尊重家长的方式,了解家庭的图像。比如我询问:“爸爸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29.父母要给予孩子响应的空间,不要一味指导孩子。等等他。

    28.单亲的孩子,也是辛苦的。若是孩子能够符合主流价值——一般而言是功课表现,青春期就会比较少出现状况;若是无法符合主流价值,情绪又无法被人理解的话,状况就会比较多。

    27.我停顿了一会儿,才继续说下去,我想心灵与情绪的交流,都需要一点儿时间。

    26.你愿意和自己交朋友吗?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25.同理孩子的内在,觉察自己的姿态,不高高在上,不口是心非,是你与孩子的沟通最真诚的开始。(尊重孩子)

    24.做人,就是不断自我觉察,当老师,就对生命永远好奇,因为来到眼前的孩子,就是奥秘。

    23.照顾人的“感受与渴望”

    22.《麦田里的老师》

    21.原来人拥有的资源来自内在,学会取用资源,人就能够拥有巨大改变。

    20.教育者不再是身负重任、严肃的老师(师长),而是以温暖、自在、宁静的方式陪伴孩子欣赏生命风景的朋友。

    19.一位教师的内在可以如此宽广与定静。他身上仿佛有一种安定的魔法,让来到眼前的孩子,无论是生气、叛逆和抗拒都能在瞬息之间平静下来。

    18.善于利用“停顿”在自我与他人之间顺畅流动,深入人心的波动却又回归自己的平静安稳。学习在“停顿”中聆听自己与别人的感受,在“停顿”所开展出的宁静中深深与他人联结!

    17.我慢一点,多在自己的内心停顿。先更多地往里头探索,在联结别人之前,先找到接纳自己的办法。我尝试缓下脚步,开始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独处、一个人的旅行,试着与我的情绪面对面,细细品味一个人里头的孤单、难过、喜悦、自由与丰富。在停顿里接触情绪、联结自己内在的渴望,在停顿里看见自己的丰富与可能性。有时我做得到,有时又在匆忙中陷落。但是崇建的响应是“允许自己一时做不到,我知道你会朝着正向发展”。在助人的历程里,他就是静静地通过停顿,衍生出同理、等待与陪伴的态度,这不但是崇建从萨提亚模式转化出的助人姿态,也是他面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信念。

    16.“停顿”往往只是暂停对话,然而这种方式不但为对方的情绪创造了酝酿以及表达的空间,也为自己留下一个可以调整姿态回归安稳的时间。“停顿”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暂停技巧,然而阿建在短短的停顿里可以迅速转化情绪进入宁静之中,让宁静的巨大能量推动着交谈向心灵深处前进。“停顿”很难,难的不是那几秒钟的中断,而是在那短暂的空白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尴尬与局促,调整自己的情绪。

    15.感受和价值感非常重要。如果不注重自我感受与他人感受的话,常常会造成自伤而后伤人的局面;失去价值感,人生的内在动力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14.萨提亚模式融入教育现场,可以安顿自己,又能安顿他人。

    13.和他人聊天,语气平和而稳定,不卑不亢,没有讨好,没有鄙视。

    12.“联结渴望,便跨越了行为问题”:当我与儿子一起确认他真正的感觉与期望后,我直接表现对他的接纳、爱或重视。当孩子真正感受到接纳、爱与重视,那便是成功联结了渴望。一般而言,这是最不易做到的部分,因为当父母接纳孩子,告诉孩子自己的爱,孩子不一定能接收到,那便联结失败。关键的问题在于,处理教育问题的大人在那一瞬间是否能有更一致性的表达。

    11.运用5A整理内在情绪,并不会抹杀情绪的存在,而是像崇建老师说的“若能时常练习,转化的速度便比较快速”。因为允许了、接纳了,就不会再害怕或对抗情绪;因为转化了、欣赏自我了,也不需要再因情绪而否定自我。情绪畅通了,才有可能展开“一致性的表达”。

    10.5A(觉知、承认、允许接纳、转化、自我欣赏)整合了感性与理性两端。能够接纳情绪,并走到自我欣赏的阶段,才能真正体悟到崇建老师所说的“接纳愤怒,愤怒就渐渐缩小;接纳难过,难过就有了宣泄”。

    9.奇妙的5A自我对话程序

    在某一次的讲座中,我向崇建老师提出了如何整理情绪的问题,崇建老师响应了5个A的自我对话程序。说实话,当时我觉得对自己说“我知道你难过”“我允许你难过”“你做得很好,我很欣赏你”这些话,实在很愚蠢。可是,我真是受够了挫折感与无力感的折磨,即使认为愚蠢,我仍是照做了。我在开车或者心情烦闷的时候,会这样跟自己对话。很奇妙的,每每在来回几次5A的自我对话后,我找到了“遗失的感觉”。我自以为是个善于觉察内在感受的人,却在5A的自我对话中翻出了被我压抑忽略的感受,但是,感受却不因此而泛滥渲染,反而被妥善安置了。

    8.如何整理情绪的问题,崇建老师响应了5个A的自我对话程序。

    7.有一天,全家人围坐在餐桌,经历了一场言语间的不愉快,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我们一家子都是以“指责”的姿态对应着彼此,结成由责备所串连的图像。我被牢牢绑在这锁链当中,沉重的无力感席卷而来。只要一角松动了,家庭图像就会改变。那么,最先松动的这一角除了我,还能是谁呢?我决定先从自己改变。

    6.愤怒后的自责,讨好后的羞愧,超理智后的孤独,打岔后的疲倦,因为“知道”,反而加深了“感受”。

    5.内在宁静和谐的世界,这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内心世界。

    4.萨提亚模式的四种对应姿态“对号入座”——觉察自己对孩子的“指责”,对学生的“讨好”,对同事的“超理智”,对朋友的“打岔”,以及这四种姿态的牵动关系。

    3.“一致性表达”——语言要“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及不喜好的诚实”。

    2.正向探索的问话不是一种策略。

    1.改变,来自渴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教》——启动自己和孩子的灵性(情感疏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nb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