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之光
【文字之光】|家乡的“积肥坑”

【文字之光】|家乡的“积肥坑”

作者: 晚集 | 来源:发表于2020-10-16 19:07 被阅读0次

快递公司发来信息,提醒我邮件已送达。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虚掩着办公室门,向学院东区快递站走去。

经过《幽灵之夜》所在的槐树林,走在刚铺设好的柏油路上,感受着晚秋的清凉,欣赏着绚烂的秋叶,却不经意被食堂门口的宣传牌吸引,便走过去观看。

原来是学生工作部布置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易拉宝,一字摆开,都是习大大在有关场合和会议关于节约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

每个易拉宝条幅都认真阅读了一遍,捕捉信息,咀嚼思索。非常认可大大的指示,如果不自上而下开展整肃,奢靡浪费之风必将愈演愈烈,对于粮食安全和社会道德祸害无穷。

可是,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人,我的目光却长久地停留在图片中那广阔的农田上。这片让人深爱的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她宽广博大的胸怀,哺育养护着我们。可是,当这片土地上的人口,从六亿激增至十四亿,我们的土地母亲早已肩背佝偻,身体消瘦,不堪重负!

我国的农业目前基本属于半石油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比不上大石油农业,可是,农业机械、化肥、农药普遍大量使用,耕作相对粗放,土壤板结酸化日趋严重,地力逐渐衰减,特别是东北的黑土地,土层加速变薄。有资料显示,如果不积极治理和干预,东北黑土地将在五十年内消失。面对不断提高的粮食生产需求,我们的土地已力不从心,农业生态链相当脆弱。

童年时期,我曾经在土地上艰苦劳作,尽管那段经历非常短暂,却对成长影响深远,也让我深知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了解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农式的精耕细作。那时的化肥使用量和比例很小,普遍使用有机肥。

那时候,北方农家一般都在院子南侧挖一深坑,将落叶、人畜粪便、各种生活垃圾、废水等都倾倒在坑里,名曰“积肥坑”。农村经常可见有人背着一个粪箕子,清晨即起,满村里转悠着拾粪。碰到赶集,畜力大车云集,捡粪的人往往收获颇丰,喜笑颜开。

经过整整一年的积蓄沤沉,第二年开春,“积肥坑”已经满满当当。于是,择风和日丽天气,就要“起坑”了。那种情景至今仍非常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彼时还没有进城当老师,却留着农村人比较少见的大分头发型,身穿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脚蹬粗布鞋,铁锨擦得铮亮,一锨接着一锨,慢慢将坑里的有机肥铲到地排车里。

经过一年的沉积发酵,肥料呈深浅不一的黑色,神似东北黑土地颜色,散发出一种很特别的臭味,不过,一点不让人厌恶,反而有种肥料的特殊的“臭香”。

我举着母亲蒸的热地瓜,边吃边专注地看着父亲劳作。一锨下去,坑里便被切出一个方方正正的截面,散发着油亮的光,让人神往。

随着掘进的不断进行,从小孩子的视角望去,父亲的身影慢慢落进坑内,最后,只能看到他的分头。铁锨划着一道道优美的曲线,一锨锨粪土随着曲线从坑里飞出来,落在地排车上,发出粪土相撞的沉闷声音。整个院子都飘荡着那股令人难忘的肥料味。

多年以后,当我有了孩子,陪他玩“植物大战僵尸”,孩子问我一个问题:僵尸到底来自哪里?

我一时语塞,还真不了解僵尸的籍贯到底在哪儿。脑海里搜索一番,突然想起了“积肥坑”,想起了那黑黑的,散发着特殊气味的有机肥,感觉“积肥坑”不就应该是僵尸最佳的归宿吗?从此以后,在我和孩子的世界中,僵尸就是有了出处,甚至是有了家乡的邪恶又可爱的物种。

地排车堆满肥料以后,父亲就弓着身子,费力地拉起车子,艰难地往耕地里挪去。从我家到自留地有很长一段距离。出了村子,先上一级路,哼哧哼哧拖着车子,走了好久,又转到较窄的二级路,终于来到我家的耕地。接着再把肥料倾倒在地里,摊匀分开,这才能回去拉第二车。如此不断反复,直至将有机肥全部上到地里,才算完工。

如今看来,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相当费人!我家的一位老邻居,大名叫“张天庆”,四十来岁,身材矮小,声音洪亮,口齿清晰,特别能出大力,且头脑清楚,是张家那么大一个家族的族长。他就曾经用一天的时间,独自清空了张家那个大“积肥坑”,一时在村里传为美谈。可是,他的肩膀却因为那次出坑落下了毛病,后来甚至丧失了重体力劳动能力。

如今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把院子搞成水泥地面,少有人家再保留“积肥坑”了,更很少有人使用有机肥。

考虑到当前土地使用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假如农田肥力进一步衰减,土壤质量进一步下降,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考验。制止浪费固然重要,保护耕地才是粮食安全之本。

建议有识之士进一步推动推广农村有机肥、绿肥集中蓄积和使用。将土地改良、沼气使用,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设新农村。

希望“积肥坑”能换个马甲,继续呵护我们的土地母亲。


本文由文字之光荐文官 月华笼露华推荐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或副主编梦里依稀风铃

相关文章

  • 【文字之光】|家乡的“积肥坑”

    快递公司发来信息,提醒我邮件已送达。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虚掩着办公室门,向学院东区快递站走去。 经过《幽灵之夜[...

  • 【文字之光】|家乡的土炕

    我的家乡属于黄土高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修凿窑洞而居。每孔窑洞里,都盘有一供人歇息的土炕。 土炕是用土坯和泥土筑成的...

  • 【文字之光】|家乡的变迁

    夫君说,要去看看我老家的那院房子,拍些照片,发布到“58同城”,看能不能租出去。我要不去,他就会说我不关心生计问题...

  • 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

    《金色梧桐》和《文字之光》这是简书里小小的两个专题,《金色梧桐》是《文字之光》的推文优选池,《文字之光》专题秉持着...

  • 文字之光

    我喜愛那種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沒有任何障礙的,可以簡到兩三個字,可以長到一句話二十幾個字,要麽乾脆簡潔,要麽流洩千里...

  • 文字之光

    文字之光闪闪亮,苦心推文散光芒。文章里面藏锦绣,字里行间隐馨香。若为权贵自寻扰,莫若独笔草堂上。丹心可鉴照日月,鸿...

  • 文字之光

    喜欢码字写文,虽然它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但却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有趣我们的灵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 文字之光

    用文字安抚浮躁。 总有自己的隐私,总有不想诉说的话,总有不想被人知道的想法,如果觉得压抑,就写下来吧。 身边的知心...

  • 写在文字之光公众号首发时:一起走过的路

    文/张小晩如月 文字之光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张小晩,是文字之光内容部的一员,同时也是文字之光公众号的主要运营...

  • 望其项背

    云行笔记,是我在简书文字之光社群里最早结识的师友,与他的相识源于文字之光给我们一个展现机会。 我作为文字之光社群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之光】|家乡的“积肥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pw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