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积极心理学(16)——为什么要乐观?

积极心理学(16)——为什么要乐观?

作者: 佑暖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19:24 被阅读0次

马丁·塞利格曼说:“从诞生之日起,心理学就不止有疗愈创伤这一项功能。它还有帮助人类心灵成长、认知提升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最真实的幸福的功能。它也有造就不断适应未来的社会精英、激发人的优势潜能、改造人们的学习方式、丰富人类对世界和自己存在意义的探索的目的。”

在20世纪60年代,马丁·塞利格曼和梅尔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习得性无助”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指的是人们因为长期的负面经历,所形成的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对自身和事件消极评判行为,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在这之前心理学只注重问题,将所有时间和金钱都花在如何使患者的症状减轻一点、日子好过一点上,但直到这时,心理学似乎还没有余力去帮助健康的人把日子过得更美好。

而与此相对的是习得性乐观(Learned Optimism),习得性乐观不是让你自私自大,让别人不能忍受,它教你在遇到失败挫折时,用更积极的态度与自己对话,从更具有鼓励性的角度来考虑挫折或困境。同样,这种乐观也是可以习得的,而且一旦学会,它就终身跟随着你。

01习得性乐观能帮助我们改善健康状况

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从1930年代开始,定期跟踪哈佛的200个男生的人生状况至今,包括当时成为了总统的肯尼迪。其中有一项指标是身体健康,发现这些男生平均身体健康与波士顿的普通居民差不多,也就是说,上哈佛大学并不能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那能让人变健康的是什么呢?是他们在上大学时候的乐观程度。下面这张图显示了乐观与健康的预测程度,一个人在上大学时候的乐观程度可以预测其从40岁开始的健康程度,在45岁时,其预测度可以达到0.35以上,这是非常高的相关度。

另外,Cris Peterson也做了研究,发现乐观的大学生比悲观的大学生更健康,更不容易生病。那些悲观的大学生得传染病的概率是乐观大学生的2倍以上。

当然,这些都是相关性研究,不能以此结论来说明因果。于是,马丁·塞利格曼做了一个实验研究,将癌症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乐观认知疗法治疗,结果发现接受了乐观认知疗法治疗的癌症病人,其免疫细胞活性更高,更为健康。

02习得性乐观能帮助我们提高成就

塞利格曼对大都会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乐观员工比悲观员工的业绩高20%。其次,最乐观的四分之一的员工比最不乐观的四分之一员工的业绩要高50%。最后,乐观但能力不足的员工前两年的平均业绩比其他员工要高27%。乐观的测验跟职业剖析测验一样可以准确地预测出销售业绩。这是一项发人深省的研究结果。另外,乐观更能比其他成绩更能预测大学生的成绩,乐观的人成绩更好,乐观的学生成就也更加大。

很多人做事付出了很多努力却难以得到结果,怪之半途而废,不能坚持。有一幅非常形象具体的漫画,漫画中的人挖了很多口水井,但都没有挖到头,有的地方只要再在持一会就能挖到了,但是挖井人放弃了,所以他永远都找不到水源。大家都听过马云说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多数⼈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最后总结出做事有始有终,干什么都不能放弃。而实际上呢,我们都未曾想到如何才能形成坚持。

此处无水

塞利格曼认为影响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成功的解释风格,他总结出成功的解释风格理论,认为要筛选出能在有挑战性的工作上获得成功的人,要考虑三个要素:(1)能力;(2)动机;(3)乐观。这三者决定了成败。一开始,能力、动机跟坚持一样重要,但时间一久,被拒绝得越来越多时,坚持就变得比前两项更重要了——是我们对将来的乐观预期造成了坚持。

试想,如果我们认为再挖一下就可以得到水,我们会放弃最后的那一下吗?显然不会。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挖了那么久都没有得到水,这里应该是没有水的,还不如省省劲,少挖那一下。你看,其实正是我们对于下一个行为所产生结果的预期影响我们的行为是否有效,是否值得坚持,而并非我们真的不会坚持,做不到善始善终。

03习得性乐观能帮助我们摆脱抑郁症

有研究显示,20世纪以来抑郁症患病率上升了10多倍。现在抑郁症不仅非常普遍,而且患者的年龄层也降低了许多。抑郁症也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大多数抑郁的人一样通常并不会在第一次遭受打击时就寻求帮助,而是等到一连串挫折累积了好几个月以后才去求医,而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习得了无助感,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从悲观、消沉,逐渐变得抑郁。

而在这漫长的几个月里,他们在思想、情绪、行为和身体上发生消极变化,而最核心的改变其实是思考方式的变化:抑郁时,对于自己、世界及未来的看法都是暗淡无光的。当你抑郁时,一丁点的小障碍看起来都像不可逾越的高山,你相信手指碰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变成灰烬,甚至从成功之处也可以找出无数失败的理由。

我们知道,患抑郁症的人通常会把本不必自己承担的责任也归结于自己,认为是自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是一种个人化的归因方式。经过塞利格曼研究,最终归纳出对消极事件的永久性、普遍性及人格化的归因方式是导致抑郁症的核心,即悲观的解释风格。

那么反之,既然抑郁症来自一个长期养成的消极思维模式,如果改变了这种思维模式,我们就可以治疗抑郁症,也就是形成对自己、世界以及未来的乐观的解释风格。好消息是,这种悲观的解释风格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且这种改变是永久性的——通过乐观认知疗法。发现这个疗法的人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和精神科医生贝克。

文末附有乐观归因测试,您可以点击链接进行测试。

乐观归因测试链接:https://www.wjx.cn/jq/30347303.aspx

相关文章

  • 要乐观,要积极

    现在这个社会总是把一些励志的话称作毒鸡汤。的确,我慢慢得接触的人多了,与社会接触得多了,就会发现以前上高中听得那些...

  • 第66周 你乐观吗?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读书笔记之乐观 乐观 重点阅读《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第 5 章,回答下列问题,写1~3 张卡...

  • 要积极乐观

    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 虽然有差的 但也有好的 这个世界人这一辈子都这样 要多关注阳光面! 虽然没有预期的收获 但也...

  • 永远要乐观积极

    每天,这个世界上可能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天五一,应该也不例外。 跟妈妈一起去口腔医院检查了下,妈妈口腔里的囊肿已...

  • 2022.5.21

    今日关注: 1、《积极心理学》第2集——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2、《心教》第4章——如何提升孩子的优秀指数? ...

  •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建人马丁·塞利格曼的著作,他被公认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国际积极...

  •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节》补自己缺失摘录感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周国韬 盖笑松 积极心理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提供有益的知...

  • 积极的讲话

    讲话要积极乐观舒服

  • 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笔记(二)

    Why study Positive Psychology?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Find the ‘f...

  • 给努力生活的你助力

    好书推荐:《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近些年,积极心理学可谓风靡全球。 想了解积极心理学、接触积极学的同学,可以读一读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积极心理学(16)——为什么要乐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r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