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酒足饭饱之后,餐桌上还剩一些饭菜,我们觉得浪费太可惜,于是又把剩下的饭菜吃到了肚子里。我们当地方言还有个专有名词,把这个行为叫做“yin(声同“银”)上”。意思是说,在吃饱的情况下,硬是又往身体里塞入更多已明显不需要的食物。这种情况在吃自助时更普遍,因此有人总结吃自助最好的方法是“扶着墙进,扶着墙出”,这样才能把花掉的钱吃回来。
吃撑的我们,尽管肚子不太舒服,味觉上也没有更多的享受,但心里依然会燃起一种满足感:看,我没有浪费食物,我赚了……
而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证明……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吃或不吃的后果:
A.选择吃。必然吃撑,导致胃不舒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谓的好处就是“不浪费食物”。注意,这个“不浪费食物”不是事实,只是“自己的想法”。因为钱早已经花掉了,吃或不吃都不能再收回,吃进东西反而伤害了身体,这其实才是浪费。既没有节省钱,又对身体造成伤害。
B.选择不吃。从“省钱”的角度,跟吃掉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综上所述,利弊分析,显然应该选B。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引入经济学里“沉没成本”的概念。经济学对“成本”的定义跟我们日常理解的购物成本不一样。《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解释说,“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你考公务员,就放弃了干企业、当作家或者做老师等职业的机会,而这几项未做之事中的最大代价就是你付出的“成本”。比如,你可能干企业收入最高,年薪十万,那你放弃做企业家去当公务员的成本就是十万。
而“沉没成本”,则指的是已经花出去的、不可能再收回的钱,因为已经沉没了,所以有句话叫“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买饭菜已经花掉的钱,就是“沉没成本”。进一步说就是,我们以前为一件事花进去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沉没掉的,不应该影响你当下这一步的决策。
“沉没成本”的例子生活中俯拾皆是。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对指导生活中的选择大有裨益。有选择就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当我们没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这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句话并不难理解,真正难的,在于我们要当机立断,真的去实践。
想象以下几个生活场景:
看一场电影,坐在电影院10分钟、20分钟,就知道这部电影好不好看。其实电影票已经买了,钱已经付了,如果这部电影不好看的话,你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当场离开。因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了,不再是成本了。你会选择当即离场还是硬着头皮看完?
读一本书,翻开书发现并不好看或者读不进去,买书的钱已经花了,收不回来,读了也没有任何收获,说不定还会头疼,你会选择立马搁置一边还是硬着头皮读完?
谈一场恋爱,过了一段时间,两人理性地发现彼此并不合适,分手是最好的选择,但面对已经付出的时间、精力、感情,你会选择立马分手还是一拖再拖、等等再说?
攻一个学位(硕士和博士),学了一年发现并没有兴趣,自己根本没有兴趣,不想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面对过去一年投入的时间、精力,你会选择马上换专业或退学还是忍着恶心继续读完?
这些事情构成了我们日常的纠结。所以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知易行难。我们所付出的,尽管“向前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向后看”却成为我们的掣肘。我们本应该把未来的时间用在更在乎、更重要、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上,但是,沉没成本却像魔鬼一样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决策。
前段读万维钢老师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说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科文是如何看书的。
“科文每读十本书,只有一本是从头到尾读完的。有个记者曾经目睹过科文读书。科文带着一大摞新书在机场等飞机,一边翻书一边跟记者聊天,两个小时过去飞机快起飞了,科文也翻得差不多了。他留下一两本,把剩下的一大摞书都丢给了记者:你要感兴趣你就拿走,你要不感兴趣就直接扔了吧。作为一个特别爱书的读书人,我当初看到那篇报道简直有点心疼!书再便宜也是拿钱买的啊,这种读法是不是有点浪费了?而且他偏偏还不爱看电子书,每次都买更贵的实体书。钱花了,那你是不是非得把书读完,把电影看了,才算对得起花出去的钱呢?在经济学家眼中,已经花出去的钱和没花钱没有区别。你完全可以当这本书是别人免费送你的,你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花时间。‘沉没成本’,就是已经没有了的花费,你再怎么动感情也没意义。”
我读一本书,好或不好,都有读完的强迫症,否则总是觉得对不起作者和买书钱。以前我还经常沾沾自喜说,我有即使再不喜欢一本书也能读完的本事。现在看来,这种“本事”害人不浅,浪费了本应读更好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我听罗胖讲AlphaGo战败李世石的例子,更说明了我们人类这种思维的局限。
“2016年3月份,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在围棋赛中打败了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当时就有人分析,人工智能之所以能赢,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掌握了一种概率算法,也就是说,它在下每一步棋的时候,都计算自己在当前局面下的赢棋概率。我们人类在围棋盘上跟人工智能打,这胜负已定,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打败机器。机器下围棋,每下一手,都计算自己在当前局面下的赢棋概率。对它而言,每一个决策点都是独立的,这一步和此前的那些棋没有什么关系,它就从当下这一步出发,计算获胜的概率。机器从来不纠结,不理会沉没成本,绝不感情用事。它只是聚焦一件事:赢棋。它只用一种标准衡量自己:概率。”
他紧接着又分析到:
“人类大脑的运行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残留下来的记忆,对我们当下的判断是有很大影响的。从好的一面说,这提高了我们决策的速度,降低了大脑的负担。比如,我们曾经吃过某个地方人的亏,就形成一个经验,以后但凡遇到这个地方来的人,我们就尽可能回避和他们打交道,而且要说他们的坏话。所谓地域歧视、以貌取人等等,都是这么来的。但是,从坏的一面说,这种大脑运行的方式,也让我们成了经验的奴隶,不能客观地判断当下的形势,我们总是让过去的东西绑架了自己。”
明明知道无法改变,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们应该学着跳出这种惯性,多点经济学思维,学着“向前看”(不是向钱看),在乎且只在乎当前决策对将来的影响。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能向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最后,还是说一个万维钢老师讲过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以前在《纽约时报》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个父亲。他儿子非常喜欢打篮球,练得很刻苦。孩子打篮球家长也很辛苦,各场比赛都要跟着。孩子对篮球充满希望,但是可能天赋一般,有时候能打上主力,但恐怕不是球星的料。但是这位父亲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孩子打。有一次打完比赛回家的路上,要开很长时间的车,父子两个是身心俱疲。这时候孩子突然说,我不想打篮球了。然后这位父亲当场就同意不打了。这位父亲值得赞赏。他不在乎什么沉没成本,他没有说我们已经付出这么多你怎么不打了。他的孩子可能不是球星的料,但是孩子喜欢打篮球他全力支持 —— 孩子决定不打了,他也支持。这位父亲没有认知失调。他的第一个决定是爱心,第二个决定是战略。”
球不打了,我们就可以把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这个才叫明智的决策。
曾国藩说,“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这种智慧和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