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时代,夏朝的禹王爱惜寸阴,这是“寸阴”一词的由来。你看,那么早,禹王就把时间当做一个长度予以量化。但是禹王并没有语录留传下来,汉朝人说他爱惜寸阴,而且说一寸光阴比一尺美玉还要贵重。到了晋朝,又有人说禹王是圣人,我们不能跟他比,他爱惜寸阴,我们要爱惜分阴。李商隐也可能直接受汉人的影响,由光阴可以量化想到相思也可以量化,抽象的光阴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金,抽象的相思也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灰。这个过程前贤称为“脱胎”。后来出现“一寸山河一寸灰”,形容战争造成毁灭,很悲凉,已经离唐朝很远了。对日抗战时期,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喊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变而为壮烈,那是近代的事了。近在眼前,更有“一寸斜阳一寸光”,描述老年的心境,失去年华,犹存乐观。同样的句型,表达各种不同的意念,作家并没有受到束缚。想想看,你有什么心思意念可以装进这个句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