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老子养生

作者: 石来运转333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01:40 被阅读0次

在道德经八十一章里有七章是关于养生的,我们来简单讲一下这七章是怎么样来描绘养生的。

既然是养生,老子就先让大家认识一下身体是怎么回事。在中间有一章,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春天发芽了,那个草是很柔软的。你看那个小孩子啊,刚生下来,(身体)软不软?但他看树叶到了秋天枯萎了,干的时候,它是软的还是硬的?那一个人离开了世界,他的身体是软的还是硬的?所以老子一开始就用这个自然现象告诉大家,一个东西非常柔软,看似很柔弱的时候,就是它生命力旺盛的时候。当它变得很强硬、很坚硬的时候,就像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身体慢慢的变冷,就变得坚硬。

植物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的,这是他(老子)用看得见的世界来比喻看不见的世界,所以他说如果一个人要长生,要学会守弱、柔弱。这个柔弱,就像养生馆这边是不是要按肚子(根部疗法),你们摸摸自己的肚子,如果硬梆梆地有硬块,那就说明也有亚健康状态。你看看小孩子的肚子是非常柔软的,不光是肚子如此,经络的各个部分也是,特别是我们女士的乳房,如果里面有结块,我们叫(乳腺)增生,时间久了就会引起身体的疾病。

我们看看老子是怎样谈论“柔”的,他举了3个例子:

01

曲则全

很多人说什么叫“曲则全”,我这个人就是很直。大家试着看一下哦,如果我一路走过去,走到底了。我就只能照顾到这一排的人,只有10个,那么其他人照顾得到吗?照顾不到就“不全”了,但是你看我可以弯着过来(老师在几排中绕来绕去),旁边的人全都照顾到了。所以你看如果不用“曲”的方法,就不能照顾全面。这个时候大家发觉这个柔呢,是不是没有观点?不是没有观点,是我知道做什么,我要照顾到方方面面。这个“曲”不是委屈,你们的“曲”变成心里委屈了,自己很难受。这个“曲”是为了照顾到每一个人,这就是“曲则全”。所以你看智慧的人啊,他不是没有个性,而是处理事情的时候他能考虑到方方面面。

02

枉则直

第二是是“枉则直”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今天走到这了,要走过去(老师走到桌子前),走到这拦住了。“不行,我要用力”,你会发觉,可能我力气很大,推着这个桌子朝前走,但是这样走的很慢。所以柔弱的第二个特点,“枉则直”,“枉”就是转弯(弯曲),转弯的目的,我有没有偏离方向?像开车一样,我还是要到那。转弯的目的是为了“直”,直达那里,所以这也是做人的智慧。的确,你说这儿挡住了,我要把它砍掉,开山劈路。你走了很多(花了很多时间)还不如直接转点弯过去,这就叫“枉则直”。

大家在“柔”里面发现了什么?这里面有智慧,它不是说我被你们欺负的很委屈、很懦弱,这个弱是有智慧和力量在里面。就像小草发了芽,能不能把石头都撑破?这个柔是有力量的,这也就是家人们不光在生活中、在个人处事中遇见一些压力和挑战,我们让你“柔”,是带着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懦弱的“柔”,柔弱的“柔”,逃避,不是这样。那同时让你“枉”和“曲”,不是为了让你丢掉观点,反而是更好地坚持你的观点,达到目的。这个时候,它就从身体上面引申到做事。

03

洼则盈

很多人问“洼”是什么?“洼”就是一个坑。“盈”就是装满水。这个你们已经听过很多类似的比喻了。比如我们遇见太多的人说:“麦乐,我找你有一些问题问”。一坐下来,我说:“好,请坐下,我给你冲茶”。他就开始说,约了一个小时时间,他还没有说完。我说:“可以了?”,他说:“还没说完”,我说:“时间差不多了,再喝杯茶”,他说:“那好了吧”,就走了。实际上在这一个小时中,他根本没有听别人讲,他自己就讲了(一小时)。这样的人多不多?所以他没有坑,没有把自己准备成一个袋子去装,他已经是满的,他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想要听的。

所以第3个就是我们反复教大家的,坚持。柔弱,你看看,这样一个杯子,它只能装这个形状,它是硬的,但是一个布袋,它就可以变各种形状了。假如一个布袋把它压得越来越薄,小布袋、气球,这么小,从这样(半充气)的状态变成这么大的状态(充满气),更薄了,更柔弱了,但它的承载力更大了。

所以柔弱有不同的境界,当“曲则全”的时候,我们能照顾更多、接纳更多、包容更多。而你知道“枉则直”的时候,你发觉你可以毫不费力的达到目的。

因为你把需要规避的东西全部规避了,而不是把它消灭掉。你不用花时间去消灭,我们遇见太多人说,我妈性格咋样,我老公脾气咋样。你老公脾气再不好,他有没有某些时候对某些人态度好的?那你只要让他把好的那一面对你就好了,你不需要去改变他,改变你的状态会让他把他的另外一个面向对你。不是你改变了他,是因为你改变了自己,他拿他的另外一个面向对你,拿了一个好的面向对你。

某些人一逗他,他还是发火,那是他在回应对方,但他不回应你了,所以这个柔弱它是有智慧在里面的,它是有力量在里面的,它能够持续。因为柔弱,你不需要费力,所以50斤的力(重量),你只需要2分的力就做了,这样你做事情才不费力,回到生命的状态也是如此,但是坚强呢?它为了证明(自己)。生是柔弱,死是坚强。就是说一个人是刚强的,档住了,使劲推,推不动,拿东西砍,费了很大的力气,你还没有“枉则直”走得快。那你说叫我干啥,我蹬蹬蹬跑过去了,你就没有“曲则全”的跑(发展)得快。(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养生必须养德,积德才能积寿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二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徳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

  • “守柔”就是守持你的生命力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六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二章中说:“守柔曰强”,这是老子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

  • 防病治病就是养生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九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思想,这就是“夫唯病病,是以不...

  • 老子“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一 □ 湖 山 《道德经》的智慧博大精深,其中的养生智慧是中国养生思想的源泉。老子的养生...

  • 道德经之老子养生

    在道德经八十一章里有七章是关于养生的,我们来简单讲一下这七章是怎么样来描绘养生的。 既然是养生,老子就先让大家认识...

  • 心神清静才能健康长寿

    ——《道德经》养生智慧之五 □ 湖 山 “守静”是老子提倡的一种养生方式,万物产生于“静”,又回归于“静”,不断地...

  • 所谓“抱一”,就是身心和合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四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十章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普遍认同的解释...

  • 顺生逆修,养生的最高境界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八 □ 湖 山 根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老子以逆向思维形成了“...

  • 荣誉出品 | 《道德经》定制组画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

  • 生命之树,需要精心养护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三 □ 湖 山 老子的养生思想,体现在养生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这就是“重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之老子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yc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