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596441/57896eda480debe4.jpg)
【武当睡】健走不了解这5点,每天走1万步也是浪费
1.不同年龄有最佳推荐步数
如果想要健走获益最大化,不同年龄有最佳的推荐步数。据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四大洲近4.7万余人进行了分析,不同年龄人群的每日最佳行走步数为:
18-60岁每日8000-10000步,降低的死亡风险最大。
60岁以上每日6000-8000步,降低的死亡风险最大。
不同年龄每日步数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关系
2.走路有最佳推荐场地
《柳叶刀》曾刊发一项研究,119名60岁以上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配繁华的商业区马路与相距不远的公园分别散步走路2小时。
走路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在公园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改善、动脉血管软化显著,效果持续到散步后26小时。而沿马路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恶化。
健走场地应选择空气良好、视野开阔、安全的场所,如操场和公园等。在塑胶道上运动,冲击力会被塑胶吸收,借此可以保护踝关节等。应避免在车流量大的马路及人行道上健走。
3.健走有最佳推荐姿势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健步走应该身体端正,颈椎、脊椎成一条直线,眼睛直视前方。注意肩膀放松,不要保持一种姿势,以免肩颈不适。同时,健走时要注意收小腹,然后随着运动的频率慢慢舒展,一收一舒之间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
此外,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副主任医师张晋2022年在接受CCTV生活圈采访时提醒,走路要注意膝关节、踝关节的姿态,有助于保护好膝盖。脚步过大时,脚后跟先着地,很容易出现膝过伸,这时候不但不会达到健身效果,还可能造成脚后跟甚至膝关节的损伤;此外,不要出现“外八字”“内八字”、膝关节外翻和内扣的姿势。
4.健走有最佳推荐时间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亚南2023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提醒,老人不宜过早锻炼。过早锻炼可能会诱发疾病,尤其是温差大的秋冬季,建议太阳出来一个小时后再出门健身。推荐老年人在上午八、九点后或下午四、五点太阳落山前,外出活动半小时至一小时。
此外,健身走的过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身上微微发汗时,保持这个感觉20分钟到30分钟以上,才能对心肺起到作用。
5.健走有最佳推荐心率
心率可以反映身体的负荷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和受伤。高亚南医生2023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建议,运动过程中建议监测心率,最好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或者170-年龄。如果运动中出现心慌、胸闷、头痛、头晕、疼痛等不适,须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如十分钟不缓解需即刻去医院就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