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这样,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选择简单。
1、
我是做编辑的,每天对作者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这么写,通俗易懂一点。”
没有人愿意用心琢磨你花费两小时写下的文字,可能你写了一千字的近乎诗歌的句子,也不敌别人写出的五千字大白话。
读者不会用心看的,他们点开,刷刷地划过去,没人愿意停下来思考。
他们选择点赞还是点X,都在作者的一念之间。
这是一个碎片的时代。
2、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网文的人。
在某一部低魔仙侠耽美小说爆红之后,我慕名去看了作者的新作,出乎意料的是,这部作品基本上没有什么背景和人物的描写,通篇都是一句一行的对话。
我接受无能,只能点出来,看评论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只是不适合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通俗易懂就成了网文的一个标准,捧着书读大段句子的日子早就远去了,如果把十年前的网文作家拉出来写一篇新文,可能都不会被多少人看到。
人们喜欢快节奏。
就连简书的首页上也是一行行令人惊愕的标题:“x天速成”,“你还在等什么,同龄人都已经xxx”,“三步教你xxx”。
所谓的“干货”让多少人沉溺其中,点赞收藏评论一条龙,然后就抛到脑后,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干货,就是逼你快点走。
3、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看干货。
喜欢看b站的人总结出的学习经验和工作经验,也喜欢看知乎的人就一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当然,最喜欢的是小视频,三分钟总结一本书的那种。
仿佛看了就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而事实是我在毕业之后面对生活依旧兵荒马乱,细数之下没有任何一条能对的上号,这才终于醒悟过来,别人的终归是别人的。
思想、感悟、经历,都是拿不走的。
选择了简单地活,就是选择了拒绝思考,其实“小马过河”的故事谁都懂,只是谁都不愿意做试水的小马而已。
4、
我关注过一个做视频的up主,是b站目前非常流行的studyaccount类型,也就是拍摄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出来。
最近她一直很苦恼,她每天都要回答一些重复的问题,比如“up的剪辑软件是什么”、“up的笔记本是什么牌子”、“up用的什么牌子的笔”等等。
其实这些在视频的简介区或者评论的一楼她都会给出来,但是有很多人就是选择性的眼瞎。
以至于她看自己的视频都想关弹幕,屏蔽那些“拿来党”。
其实发弹幕的人只是随口一问,却都被她看在眼里,毕竟最早的视频里她从没放过这些,就是因为怕被人问,才越写越多。
从笔,到笔记本电脑,到手账本,到胶带,到喝水的杯子。
只要出现在视频里的,都会有人问。
哪怕品牌的标志已经非常明显了。
好像是up主欠他们的。
后来她停了一段时间,在微博里说,日子过得舒服多了,她不需要为别人的“简单”负责。
5、
我看过很多人说羡慕没有网络的日子。
就像《从前慢》里说的,车马日头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一封信,漂洋过海从南到北,带着厚重的思念来到另一个人手里。
他们说这是爱情。
自从社交软件发展起来之后,好像连爱情都变得简单了。
速配的APP层出不穷。
有选择皮囊的,也有选择灵魂的,甚至两个匿名的人,经过一夜的私聊都能在一起。
人们追求简单,希望一眼就能相中喜欢的人,自然也不奢求能过一生。
可是太快了,认识快,相爱快,结束也快。
这样过于简单的“喜欢”令人不安,就像无数文学网站的言情“爽文”一样。
人们喜欢这样,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选择简单。
所以我对我的作者说,把故事写的简单一点。
她们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