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有界限感的婆婆

没有界限感的婆婆

作者: 妤你成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8-30 22:04 被阅读0次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这一首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诗,让同为父母的我们重新思考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然而中国父母们,却大多难以做到与孩子保持界限感,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

1超出界限的爱,像是扼住幸福的绳索

几个月前,杭州萧山110指挥中心接到一通报警电话,一名男子称自己报警的原因---自己把自己给杀了。

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一场恶作剧,警方出警之后,了解情况,才发现根本没有“命案”,只有一个委屈巴巴的可怜儿子。

经过出警员详细询问后,才知道是朱某报警竟是因与自己母亲出现语言争执。

朱某95后,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当晚9点后,男子的母亲不断催促儿子带孙子去睡觉,最终这种善意提醒演变成道德威胁,人格控制,让他崩溃了:“我下午要睡时不让我睡,晚上我睡不着的时候,偏要我睡!怎么做都不对!”

朱某称,自己在家的地位一直很低,凡事几乎不能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常常会受到质疑或打压。

多年来,父母从来没有将他当作有独立人格的成人来看待,许多事情都要管,小到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大到工作,带孩子方式等。

最终让他感受到的并不是爱,而是一种被控制后的痛苦和压抑。

这种管束实在令其苦不堪言,才出此下策,希望警察出警解决问题。

被带去派出所调查的路上,该男子仍旧情绪激动,他说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警察把自己拘留起来,这样就不用回家面对爸妈了。

民警调和:“哪有母亲会嫌弃自己的孩子。”朱某略带哭腔地说:“那不是你母亲,懂吗?”

言语之中,皆是委屈。

从他的描述中看这则新闻中的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控制型父母”在中国很多家庭中比比皆是。

中国的父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却又如同道德绑架的话:“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究其根源,中国的父母普遍忽视了和孩子之间的那条界限,没有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

不管孩子有多大,母亲的所做所为大多都是发自内心的爱。

这种超出界限的爱,像是扼住幸福的绳索,让他们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

2婆婆没界限感,媳妇没存在感

前几日看到作家刘墉给儿子书中写到:“父母与孩子距离不能太近,因为孝顺父母不一定要黏着家,黏的孩子如同疼满,自己站不直;被缠的树也少了自由。”

确实很多中国父母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孩子身上。

小时候,时刻关注孩子学习,要成绩好,不早恋,懂事,吃饭穿衣全部安排。长大了,又强制孩子按照老一代的人的经验,择业,适时结婚,适时生子。

他们的逻辑是,你是我生的,我有权来安排你的生活。因此会对孩子提出很多的要求和限制,期望绝对的服从,并且不做解释应该这么做。

孩子不服从,就会受到惩罚,这种父母也就是所谓的控制型父母。

而事实是父母越不懂得分离,孩子的独立性越差,在生活中,他们也大多不自信。如果孩子已经组成了自己的家庭,父母还是一味的没有界限感的管束,那对于孩子的婚姻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我的公公婆婆就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我们结婚婚礼,婚庆以及酒店他们全权安排,中途因为我想要选择在市区好一点的酒店办,还引发了一场婆媳大战。       

新房装修风格,他们代为选择,连打到扫卫生都是他们自己安排,因为老公选择了鞋柜风格,装修到一半,被勒令拆除,最终换成他们钟意的那款。

我自己选择的餐桌桌旗,隔断线帘,他们去新房参观之际,全部撤除。当我满怀期待他们的赞美时,回来看到那种美好被剥离的景象,愤怒之情简直溢于言表。

去年,我们的孩子出生。所有外出场合只要婆婆在,宝宝穿的衣服一定不会是我喜欢的,连孩子的理发我也做不了主。

做辅食,刚如鱼得水,就被婆婆斥责没营养,最终全部按她的方式来。

带孩子打疫苗,做检查也不会只有我与老公两人去。我所谓的科学育儿在她眼里,就是高学历的未婚妈妈,在教身经百战的老母亲如何喂养孩子。

我知道嫁入强势的婆家,这件事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可能不和谐的事会时有发生。但同时我又不得不隐忍,毕竟婆家给了我们丰厚的物质基础。

今年,老公的职业生涯又差点“被”规划了,当我们反抗时,他们就使出惯用伎俩,道德绑架,梨花带雨的诉说自己如何辛苦,终归为了我们之类,最终我们只能妥协。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老公,必然性格是胆怯与懦弱多一些的。他总是愿意当做一只绵羊,不敢挑战父母的权威。

老公说从小到大,自己都是这样被控制过来的,初中读了五年,高中读了四年,就因为父母觉得成绩不够好,大学不是自己选的,专业也是他们参谋的。

遇到窘境的时候,父母从不给予精神层面的支持反而会给予打击。因此,老公在遇到我之前,其实是一个极度没自信,生活消极,不求上进的人。

公公婆婆在不该管控的生活上,处处控制他,从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审美倾向和意愿买的,想尝试做的事,几乎都是以父的反对结束。

这种窒息的控制和心灵支持的缺失,使得他许多年,一直感觉不幸福,甚至有些自闭。

曾多次我们因为处理婆家的关系而吵架,最终都以他痛苦的回忆童年原生家庭生活对他带来的影响而结束,摆脱父母无限制的管控欲,似乎除了愤恨,实际却又无能为力。

古时礼教森严,礼义孝悌,道德约束,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存在的价值,都不被人们所重视,女性的一切苦难与付出都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的社会远离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媳妇们也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但仍很多父母,超越了常见家长的管控范围,想要控制媳妇,这种没有界限感的控制欲,让孩子的婚姻布满危机。

婚姻空间也有限,如若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对立纠葛牵扯得太多,始终会冲淡爱情。

婚姻里需求建立界线去保护夫妻之间的爱情和空间,即使是来自父母的爱,假如没有了界线,最终会成为婚姻失败的导火索。

3消除界限感,需要老公出力

没有界线的婚姻,往往男人的态度也不会很稳。一旦遭受婆媳对立,男人若没有态度和立场,婆媳冲突将会如潮水一般涌来,击碎两人营造的婚姻生活。

在婚姻里,恰如其分的界线,就是一道城墙,既能阻挡外部的攻击,也能构建家庭内部的核心。

婚姻靠运营,关于没有界限感的公婆,丈夫需建立态度,妻子需要建立底线。男人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妻子,也要学会拒绝父母的过度控制,建立家庭界限感。

幸福的家庭大多遵循科学经营理念:家庭层级的核心是自己和配偶,次级才是自己的核心家庭与子女/双方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庭。

夫妻之间也要懂得交流,懂得相互理解,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视点思考问题,试着多为对方着想,珍惜对方的支付,才能让爱情更加安定。

父母对于孩子:我只是希望他,快乐在这条注定会越来越艰辛的路上唱着歌走下去。我所能给他的,只有爱,除此之外,他是他自己的,他有权利不受我的任何干扰,做他自己。

人之所以为人,一个最珍贵的优势就是独立,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等他们成熟后忍痛放手,让他们建立自己的家庭,能快乐的开始他的人生之旅。

因为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界限感的婆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cy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