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每到春季,一队一队背着黄色烧香袋的,到灵隐、净慈等寺院烧香的老太太,会成杭州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燃烛、烧香、拜佛像、吃素、捐香油钱。还有老太太会在净慈寺内的大木柱上蹭蹭背、擦擦手,以期沾些佛气,好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安康。
认真理论起来,这些烧香老太太还算不得理佛修行。大多的行为只能算是迷信。佛、法、僧三宝,在烧香老太眼里只有佛与僧,没有法。所有的诉求、企图最后都只归诸于佛祖、菩萨来保佑,而僧只是个传话者和代言人。
同样,在家乡一寺院中有副很有趣的对联,深究起来,亦只能划归为惑人的迷信:为善不昌祖上有殃殃尽则昌、为恶不灭祖上有德德尽则灭。
再有,在汉传佛教中有一很有名的宗派叫净土宗。其根本教义认为只要每天静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修得正果,登西方极乐。
我曾碰到过一个净土宗的居士,每天一得空,就小声念叨阿弥陀佛。其间其老父生病难受,亦劝其父念阿弥陀佛,并以为能除病消痛,只要静心多念念,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念念佛就能修成正果,就能消病去灾。这不是迷信是什么?但净土宗恰恰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很有名的那宗。
佛祖在《金刚经》中说: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而菩萨也只说普度众生。也没说佛祖菩萨保佑什么的。佛祖是要想法子让我们众生降伏自己不安生的心,而从没说要答应众生什么子孙安康、升官发财的小九九的要求。
而偏偏,寺院里多的是拿香烛与佛祖交换各种小九九的善男信女。所谓的积德行善,亦是为了为善有报,跳不出福禄康宁寿的小九九。
而这都不是佛法,是迷信!但它就是存在,并在佛法的传承推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堪至于形成宗派。为什么?历代高僧也迷信?
倒是想到《论语》雍也篇中的一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有佛性的,自然可以与之讲苦集灭道,讲戒定慧,讲正统的佛法。佛性强的,自可以按佛法修行,由戒而定,再由定生慧,最后修成罗汉、菩萨果位,得无余涅槃。
但对于普罗大众,虽然起了向佛之心,成了善男信女。但中人以下,你向我讲正统高深的佛法,也要我能理解修行得了啊!于是,选择迷信!
也许你会很理性地分析,这种迷信,是佛教与皇权勾搭的结果。在于佛教,通过迷信的手段,可以很容易推行佛教,广收教徒、信众;对于皇权,迷信会起到愚民且稳定民心的作用。于是迷信者就成了佛教、皇权联手糊弄的受骗者。
事实真如此吗?迷信就仅仅是迷信,或是佛教、皇权勾搭的手段,仅此而已?佛教对于个体的人的最终目标是:降伏其心得无余涅槃。那迷信这个东西与降伏其心有相关吗?答案是有!
我们再回到起点:我们的心怎么了,需要我们去降伏。我们的心五蕴炽盛,所以人生皆苦,心坠于六道,轮回不息。说听得懂的:就是我们的心在滔天欲望中迷失、失衡。
佛祖把欲望喻为火,欲火炽盛,心失原位。我这里想把欲望比作水,滔天的欲望比作滔天的洪水。人之初,或是人类之初,人们凭本能行事,心在原处,何用降伏。就如原始森林,雨下成溪,汇而成河成江。虽然时有大水、时有干旱,但整体平衡稳定。
后来,人类开了灵智,本能演变成欲望,有了选择取舍,有了得舍之别。于是人心渐渐失却了初心。就如那本来稳定平衡的雨林,一边树木遭砍伐,一边雨水遭改道、截流。于是有的地方频频地洪水泛滥,有地方干旱成沙漠,植被生态被破坏。怎么办?
戒、定、慧之戒:先在雨水多发的源头筑起大坝水库,从源头上截住欲望的洪水,让下游的溪流失去选择竞争雨水的权力。
比如吃,当然吃不能戒,但吃什么的选择权可以戒。有人喜欢吃肉,于是想方设法弄肉吃,各种花式吃肉。吃肉的溪水洪水泛滥,吃菜的小溪干枯。把选择戒了。就如《金刚经》起首所说的次第乞食,乞到什么吃什么。
通过源头筑坝(戒),然后通过不断配水梳理恢复(定),最后重归植被密布生态平衡的自稳定系统(慧)。
但是戒、定、慧每一环节都十分的考验人心。就说个戒字,已万分不易。戒个烟酒都是万难,一不小心反弹回去,比之前更有过之。非大毅力、大佛性,不能戒、定生慧。
我们普通大众怎么办?佛教自有方便法门。曲解的六道轮回,来世人生,善恶有报,佛祖保佑。看似是宗教迷信,但却也十分有效地起到静心降燥的作用。
这世道不公怎么办?不生气,善恶有报;这家庭不顺怎么办?不着急,我们信佛念佛佛祖自会保佑;你没骗我吧,我怎么没体会到善恶有报啊?不急,只是时间没到。
我想骂人,我想打人,我想偷钱喝酒吃肉。啊呀,使不得啊,你会积下恶业的,下辈子会投胎成畜牲的。如此种种,虽然用了迷信的手段,但也是很有效地起到了降伏其心的作用。
就好比已是常常洪水泛滥的地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上游筑不起水坝(佛性欠强的普罗大众,修不了佛法戒定慧),怎么办?我们还可以在洪水泛滥之处开挖一个泄洪区,以暂时平定洪水。简单、有效、实用!
我们眼里的迷信,佛教降伏其心的方便法门,滔天欲望的泄洪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