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前台等后线部门连续有三四个同事离职。离职的都是骨干员工,原来8个人编制的队伍一下子缩减到了只有5个人。后线部门的工作压力一下子大增。
柜台主管写了一个建议书给老板。建议对工作进行重新的分配。
于是老板召集所有后线员工召开了一个会议,商讨解决方案。
老板给出的方案有两条:
1.增加人手,每年约多支出20万元。
2.把现有的工作分配给在在职的同事,并且在收入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老板倾向于第2个方案,并且对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进行了调整。
大家纷纷给出了反对意见,有的说工作已经饱和,不能再增加了;有的说这样的调整不符合公司制度要求;有的说自己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
其实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后线员工的工资是总部每个月发的定量的工资包。就算是大家承担了额外的工作,但是实际上收入是不会有很多增加的。况且现在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已经是饱和的了,有些员工甚至出现了不堪负荷的情况。
这一结果让老板很不满意,他说“实际上你们每个人每天多加两个小时的班,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怎么会做不完呢?”
此话一出,大家都沉默了,然而不接受额外工作的决心更加坚决了。这不是典型的加量不加价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如何呢?
如果我是领导的话,
首先,我要在员工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大家在一起亲如姊妹,把公司真正当成自己的家。从而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不是把工资收入当成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
第二,有一些专业的岗位,我一定会另外招聘专业的人才来担任。
第三,我会梳理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对每个人的工作量进行界定。对于那些长期消极怠工的员工进行坚决的清退。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整个企业没有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大部分大部分员工的心思是过一天算一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施加压力的措施都只能起到反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