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丽萍|内心的投射

于丽萍|内心的投射

作者: 于丽萍_ylp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07:05 被阅读0次

大家应该都听过苏轼和佛印的这个故事: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的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换句话说,也就是当你听到一个人表扬你赞美你的时候,一定不是你有多么厉害,而是赞美你的人厉害。当你听到有人批评你贬低你的时候,一定不是你有多么差,而是贬低你的人太差。

心里有什么,眼里就能看到什么。在心理学上这叫投射反应,投射反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投射可以看作是跟反应(reflection)正好相反的过程。客观世界通过感官在我们大脑形成知觉、表象、观念、情感等的过程叫做反应。但人的心理跟镜子和照相机不同。它不仅能反映客观存在,它还把情感、观点和价值观投射到客观事物上。我们在心情愉快时,觉得花在含笑,鸟儿也在欢唱;而心情忧郁是天空显得灰暗,一切了无生气,就连流水也在呜咽。这就是投射的例子。

如果想知道一个人家庭是否幸福,只需问一下他对父母、伴侣和孩子的评价。如果想知道一个人对工作是否满意,只需问他三个问题:单位领导怎么样?单位同事怎么样?这份工作怎么样?想知道一个人心中有什么,只需要问问他看到了什么,便会知道答案,因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我们所有看到的,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而已。

相关文章

  • 于丽萍|内心的投射

    大家应该都听过苏轼和佛印的这个故事: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

  • 于丽萍|内心的防御

    精神分析观点认为,人的任何思想行为都可以看作防御,或是与防御相关联。存钱是,囤房是;幽默是,朝某人大喊大叫是;把脸...

  • 于丽萍|代偿

    代偿,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不见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不见于瓦利恩特(1992)专著中所提到的...

  • 于丽萍|解梦

    对于不善于写作的我,写了七百多字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全部没有了,此刻的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居然忘了写了些什么。这几...

  • 于丽萍|随笔

    今天儿子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反思:“究竟是我们更了解孩子,还是孩子更了解我们呢?” 自从疫情开始,我们除了上班几乎...

  • 于丽萍:红楼情缘

    初与《红楼梦》结缘是在高中。那时,一本《红楼梦》是我唯一的枕边书,不怕大家见笑,最初我是拿来催眠的,因为出场人物太...

  • 于丽萍| 了解自我

    相对而言,认识人家容易,内省难。你如果没有体验腿疼,你真的不知道腿的存在,从体验的层面了解自我。 我们每天都在忙着...

  • 于丽萍|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和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

  • 于丽萍|换位思考

    最近晚上讲故事环节已经从我给儿子讲变成了他给我讲,这几天在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儿子一边翻着书一边跟我讲已经...

  • 于丽萍:够格的爱人

    想了很久,最后在标题行敲下了“够格的爱人”。秋微说“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丽萍|内心的投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iz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