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与《红楼梦》结缘是在高中。那时,一本《红楼梦》是我唯一的枕边书,不怕大家见笑,最初我是拿来催眠的,因为出场人物太多、关系太复杂,初读实在难以记忆,更难理顺每个人物的性格品貌、为人处世。读罢两三遍之后,方觉得《红楼》就像书中的枫露茶一样,得泡几次后才得出色,自此欲罢不能,至今枕边不变的,仍是一本《红楼梦》。
大学时,学校曾组织过名著讲坛,为了准备讲稿,那段时间又将《红楼梦》细读几次,渐渐发现书中时有坎坷顿挫,让人生出前言不搭后语之感,于是,我将讲稿主题定为《红楼探佚》,其中一一列举了自己发现的“毛刺”,并尽量抛开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结局,自己想象每个人物的最终归宿。由此逐渐让我觉得,虽曹雪芹先生还未将《红楼梦》定稿就遗憾离世,但留给我们的,却另有一番断臂维纳斯式的美感。
读《红楼》,总是避不开被人问: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时有变化,从最初的“钗黛之争”的宝钗黛玉,到“脂粉英雄”王熙凤,再到后来的“带刺玫瑰花”探春,现在我独爱凤姐的丫头平儿。平儿出场不及十二钗多,但在每一次出场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对上忠心耿耿,对下怜老恤贫,一次次出手,解救因太太房里失盗而被冤枉的柳五儿,照顾被骗入大观园的尤二姐,维护因小丫头坠儿偷镯子而损伤的宝玉的体面,此等种种善行,不一而足。直到贾家败落,依然不离不弃,照顾贾琏凤姐,虽是陪嫁丫头,却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闪光。
读《红楼》最大的乐趣就是:整部书就是一个小社会,十几年的悲欢离合、日常琐碎、应酬周转随着人物流淌,让读者能从“上帝角度”俯视高精度还原的封建社会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看到每个人的思维、看到每件事的处理、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细读,还能在文字间隐隐看到清朝康熙年间的雍雍穆穆,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年间的剪除异己,而贾家的兴盛、危机、败落皆因于此。以此,能学习为人处世、增长阅历,读万卷书可抵行万里路。
一部《红楼》凝聚曹公毕生心血,书未完而心血已干;一部《红楼》值得吾辈细细品读,文已毕却品读不辍。(市教育局于丽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