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读38-50页,第二章提升专业能力。
从职业类型上来看,教师属于专业人才,提升专业能力是持续整个事业阶段的必修课。
11. 定向收集,训练很久坚持的耐力
如同长跑那般,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发展性。“一辈子就把一件事做好”强调了做事要聚焦、有定力,能坚持,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类职业。如果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安安静静地做一件或几件事情,并坚持5年、10年、15年……就能成为行家里手,收获专业幸福感。
余老师在这一小节里讲了“定向收集法”,我的理解就是当明确一个阶段的目标后,就要舍得花时间去钻研,需要完成积累—提炼—整合—运用的过程。一个个阶段目标累计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料库,为用时所需。
12.反复品析,提高课文深度的能力
这一节的关键词就是“反复”。就像运动员训练一样,基础动作需要反反复复的训练才能为“冠军”做好铺垫,专业成长也当如此。《卖油翁》中有“唯手熟尔”就告诉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巧的前提就是熟,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去锻造。
反复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方法具有指向性,约等于“方向”。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反复习练中慢慢得来。
13. 左右勾连,拓宽语文教学的边界
“同义复用”是我收获的一个新词。句子中把意思相同、相近的词语反复使用的现象就是“同义复用”。
如:《我的叔叔于勒》: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指向同一个人,换种角度反复去说,形成“句群”,可以增强句子的情感力度,显现句式的形态美,形成语义上的“反复”,又能突出节奏之美与情感之美。
“左右勾连”指打破一篇,放到多篇,将共同点放置到一起,便于汇总提炼,总结规律。
14.详写教案,保证教学设计的质量
教案,是备课的物化载体,是上课的前提,是老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详写教案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精细的备课能力。
结合我们学校的现况来说,年轻教师必须有详案,工作满多少年的老教师可以有简案。但是对有成长意愿的教师来说,都应该有详案,这样才能老老实实去备课,踏踏实实去教学。
日有所读,心有所获。读有所思,笔有所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