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命是听”,是绝对服从,不敢违抗的意思。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庄王亲率大军,侵犯弱小的郑国,包围了十七天,郑国都城里的居民和守城将士,都惊慌大哭。三个月后,郑国终被攻破。楚军耀武扬威,从皇门进入。郑襄公解衣露体,牵着羊(以示臣服),在大路上迎接楚军,并向楚庄王请罪,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我不能承奉天意,没有很好地侍候您,惹您生气来到我们小地方,完全是我的罪过。一切由您吩咐,我岂敢不唯命是听!)”楚庄王见郑国既已降服,便下令退兵三十里,答允和平谈判。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郑国派大夫游吉去到楚国,曾经发表谈话,其中就有这么一句,“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我们小国对贵国君王怀着很大期望,哪敢不唯命是听!)”
“唯命是听”也可写作“唯命是从”。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对右尹子革说:“昔我先王熊绎,与齐晋鲁卫四国,一同服事周康王四国都分到了宝器,独我们楚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向周朝要求分鼎,你说他会给我吗?”子革答道:“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爱其鼎!”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赵国都城邯郸被围,情况紧急,便派使臣向齐国求援。齐国国君齐威王当即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bìn〕为军师,发兵救赵。
田忌奉命,立刻和孙膑率领大军,准备出发。田忌打算尽快赶到邯郸去厮杀。孙膑却不同意。孙膑说:“要理清乱丝,不能硬扯瞎拽,要解开斗殴,不能加入同打。我们不如把部队开往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因为魏军的主力现在正在赵国猛攻邯郸,国内相当空虚,魏军知道我们打大梁,他们一定会从赵国撤兵,赶回抢救。这样,我们既可援助赵国,又能打击魏军,比赶到邯郸去撕杀也要便利得多。”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便直奔大梁。魏军得悉,果然撤兵回国,邯鄲于是解围。田忌、孙膑率领的齐国大军,预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北)设下埋伏,布下阵势。当魏军从邯郸撤回经过这里的时候,齐军一声号令,奋勇杀出,魏军久战疲劳,突遭袭击,哪里抵挡得住,几乎全军覆没。
故事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次战役,历史上就称为“围魏救赵”,后来就把它作为一种战术或计策,用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三回:宋江等率领梁山人马围困北京。东京蔡太师请关胜等献计解围。关胜道:“…… 若救北京,虚劳人力。乞假精兵数万,先取梁山,教他首尾不能相顾。”太师见说大喜道:“此乃围魏救赵之计,正合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