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504/ae96cc476df7b533.jpg)
8:45,考试开始,01考场都是重点班的,自然是学霸的风采,都是久经沙场的好手,高考比拼的佼佼者。
他们不慌不忙,很悠闲的很,发答题卡了,还有同学没到。贴条形码了,同学才到齐,接着发试卷,考试正式开始。考场34人,男生22人,理化生组合就这样,都是男生居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504/e047c28270c317f3.jpg)
考场秩序很好,大家都安静的答卷,听着电子表的滴滴声,我深有感触,信手描绘考场众生态:
用尺子描画,思考片刻再动笔;左手按纸,右手奋笔疾书;用笔尖数答案的字数;用拿笔的手翻卷子,漫不经心;戴着眼镜,低着头认真的写;伏桌子上,歪着脖子写字;旋转试卷看图表,想好了再动笔;两只手放在一起,快速的写;斜着身子,单手写字,很休闲的;趴在桌子上,边写边瞅瞅试卷;眼睛离纸半尺,吃力地写着;抬一抬眼睛,看清楚了再写;右手写字,左手抠一下鼻子;双腿平行弯曲,在草纸上写;看看试卷,再涂涂答题卡;低着头,全身贯注的写字;用写字的手摸摸鼻子再写;右手写字,左手按着凳子,悠闲自得;左手拿着草稿,右手在写字,姿势很标准;低着头写字,好像要把卷子揣在怀里;凝神静气,专心地写;一边写着,一边瞧瞧远处;还有悬腕模式,练家子;有一动不动,静默着,看看老师再写;有伏在桌子上,奋笔疾书;有双手伏案,一丝不苟的写;有爬的很低,速度飞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504/19baa7acd406eae9.jpg)
考场的安静,考生的紧张,无不透过那沙沙的答卷声中反映出来。描写答卷沙沙声、考生心态、考场氛围的古代诗歌很多,我选择其中9首经典诗歌: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宋代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分庭答拜士倾心,却下朱帘绝语音。
白蚁战来春日暖,五星明处夜堂深。
——宋代 梅尧臣《较艺和王禹玉内翰》
飞龙借马天边下,光禄供醪月底倾。
食叶蚕声句偏美,当时曾记赋将成。
——宋代 梅尧臣《较艺赠永叔和禹玉》
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
——宋代 谢逸《送谭子仁游太学》
飘飘六翮鸣皋意,浩浩三眠食叶声。
正学傥言应不乏,松筠宁为四时更。
——宋代·程俱《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一 试进士》
下笔万蚕争食叶,为文三峡泻惊湍。
——宋代 喻良能《试诸生直庐书事》
食叶蚕声行入听,探珠骊颔不应悭。
——宋代 陈造《试院赠三同官》
白苧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宋代 辛弃疾《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504/3fcb8db651578ea3.jpg)
人无往不在考试之中,大考小考,形形色色的考试。
我曾到过南京科考博物馆,站在连中三元的匾牌之下,感叹的古代读书人,他们为功名利禄而皓首穷经;有感慨今天的莘莘学子,为理想责任的坚守与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