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六七年前,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在复试中抽到了这样一道题目:
“屈原为什么至死不离开楚国?”
只记得当时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大脑有过一瞬间的空白。一直以来所受的教育告诉我,“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他最后投江殉国也不离开楚国,是因为爱国吗?这个答案明显不够。后来我到底是怎么回答的,如今已经想不起来了。但这个问题却让我印象深刻。
最近读《欧丽娟品读古诗词》时,我再次想起了这个问题。书中,欧丽娟教授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讲解屈原和《楚辞》,使我对屈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更完整的答案。
屈原屈原为什么至死不肯离开楚国?
有人说,因为他爱国;也有人说,因为他和楚怀王关系很亲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全面。要分析屈原的行为,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他出生的家族和他的性格特质。而这些,都能从他所著的《离骚》中找到答案。
1 战国时期还没有明确的家国观念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国家之间时常爆发战争,整个社会风气已经和春秋时期的温柔敦厚、含蓄委婉大不相同。这点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如《孟子》《荀子》《庄子》等,多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而不再像《老子》《论语》那样言简意赅。
相应地,这一时期的人无论是贵族阶层还是士人阶层,都没有太多的家国观念。比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帮助秦国强大的商鞅是卫国人,帮助吴国大破楚国的伍子胥是楚国人,而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可见,对他们来说,“士为知己者死”,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国君能赏识自己的才能,他们就会为之效力。
可见,屈原不离开楚国,并不是因为“爱国”或者“忠君”。
2.屈原出生于贵族之家,楚国是他的宗国
在《离骚》的开篇,屈原写道: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这其实是屈原在追溯自己家族的来源。
从上古时期追溯祖先,屈原和楚王室都是颛顼帝的后裔,皆是芈姓。春秋初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受封于“屈”,叫屈瑕,于是他的后代开始以屈为氏。也就是说,屈原是第一任楚王的后裔,楚国对于屈原而言就是“宗国”。
而且,自屈瑕受封于“屈”开始,屈氏就是楚国贵族三大氏族之一,从春秋前期延续到战国后期,历代屈氏子孙皆在楚国担任要职,与楚国王室关系十分密切。屈原的祖辈、父辈在楚国都有很好的名声,屈原自身也怀抱着振兴楚国的理想,曾经还辅佐怀王变法,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器的局面。
因此,无论楚国变成什么样,屈原都不会离开,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国家。
3.屈原追求高洁品格,不肯流入世俗
在《离骚》中,屈原还交代了自己名字的来源: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他的父亲根据他的生辰为他取了非常好的名和字,“正则”和“灵均”都带有十分崇高的理想性。
屈原对于自己的名字和家族精神血脉十分珍惜,而这种珍惜也催生出了他的高度自我期许,因此他洁身自好,“努力追求芬芳高洁的品格,不肯流入世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离骚》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香草,比如这里的“江离”、“辟芷”、“秋兰”,用来形容他的人格高洁,品格高尚。自屈原以后,香草也开始被用来比喻君子贤人。
既然屈原如此珍惜自己,容不得一丝污秽,自然就会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更不会与颠倒残酷的现实妥协。即使是被小人嫉妒、排挤,甚至被放逐,他都始终不改初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攻下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和楚国贵族逃至陈城。得知郢都城坡的消息,极度苦闷绝望的屈原投江自尽,为自己的宗国和未尽的理想殉葬。
4.战国时期,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
屈原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楚国,那时的交通还不如现在这样发达,楚国和中原之间的往来也不如今天这样频繁。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是屈原不肯离开楚国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楚国是水乡泽国,既有绵延险峻的高山,又有跌宕奔腾的河流,烟雾缭绕、水气弥漫,充满了神秘的浪漫气息,楚国之人也大多信鬼敬神,尚巫之风甚浓。所以屈原的《离骚》也带有十分浓厚的楚地色彩,里面不止有大量楚国的山川风物、语言声调,其中的《招魂》更是楚地巫风盛行的一大特色。
与之相对,中原文化盛行的地方主要在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这些地方多以平原为主,水深土厚,一马平川,景观辽阔而单一,所孕育出来的文化也更注重实际,而这些地方盛行的《诗经》也多是纪实为主,温柔敦和、平和稳重。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知道欧丽娟教授,是从她的《大观红楼》开始,她说《红楼梦》是一部“青春生命之挽歌、贵族家庭之挽歌、尘世人生之挽歌”,尤其是她对“红楼十二钗”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讲课还是著述,欧丽娟教授都给人一种温柔而有力量的感觉,除了研究《红楼梦》,她也研究唐诗和中国文学史,曾开设诗词公开课,这套《欧丽娟品读古诗词》就是在公开课讲稿的基础上编著而成。
除了屈原和离骚,欧丽娟教授在这套书中还详细解读了四十多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从神话的诞生开始,经过四言诗、五言诗到七言诗,从先秦跨越到唐宋,帮助我们厘清了不少一直以来对诗歌的误读和偏见,更帮助我们从更人性的角度去了解诗人和诗歌背后的故事。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幸好还有那些伟大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美妙的诗歌,无论现实有多沉重,都不要忘了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