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精进写作100天# 68/100
提到情绪,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抗拒,认为有情绪是成年人尚未摆脱孩子气的标志,但好像越是想要挣扎,却在情绪中陷得越深、久久无法自拔。
情绪究竟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当然,这个疑问并不是无源之水,在情绪的影响下,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平静地处理工作生活,效率提不上去不说,很多时候直接影响了任务的完结程度。
如此一来,情绪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先不要着急下结论,一起看看情绪的本质是什么?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符合需要和愿望,就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由此看来,情绪是我们内在系统的外在反馈,内心需要什么,会通过情绪来告诉我们,透过情绪,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别自己的内在需求、爱人的需要以及孩子内心的真实渴望。
由此看来,情绪好像又是个晴雨表、活地图,指引我们通向实现愿望的道路上。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懂,情绪是生活中的调味剂,更是生活的必须,但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对情绪的存在嗤之以鼻呢?
大概率是因为,人们往往把“情绪”和“情绪化”画上了等号。情绪化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一个人容易因为一些或大或小的因素发生情绪波动,喜怒哀乐变化无常。也许前一秒还在谈笑风生,后一秒就可能焦躁不安、郁郁寡欢。
相较于有感而发、客观存在的情绪,情绪化被更多冠以主观倾向,或者说因个人的选择而产生的、不理性的情感变化,伤人伤己,不仅仅容易造成个体心理的内伤,大多时候还会伤及无辜,引发更大的矛盾。
所以,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我们,并不是要一味地控制情绪、遏制情绪,而是要避免自己走上“情绪化”这条不归路。问题是,由“情绪”通向“情绪化”的道路可谓一路坦途,我们该如何自设屏障,避免自己误入歧途呢?
首先,遇到情绪,接纳而非对抗,是我们需要接受并且亲身去实践的第一步。情绪来了,随着实践和环境的变化,来到我们的心里,我们要接纳当下的自己有了某种情绪,这将为我们冷静且妥善地处理情绪奠定基础。
Mia曾给过我一个非常受用且百试不爽的办法,就是觉察并记录自己的情绪,随时随地,无论是好事还、是悲是喜,都把它记录下来,不加评判地记录下来。
我听话照做,发现当事情出现某些变化时,自己的情绪极易达到巅峰状态,濒临“情绪化”的界限,此时,我才发现自己内心对于变化的恐惧和无所适从的慌张。问题便又情绪本身,转而自己的内在需要,这样自己就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置于如何解决自己惧怕变化的事情上来。
随后,我开始刻意为自己的生活制造变化,主动地去适应并接受变化的存在,情绪也由跌宕起伏慢慢变得平静下来。满足了内心的需求与渴望,便从根子上拔除了情绪化滋生的可能性。以情绪为导向,以解决内在需求为指示,避免和拒绝情绪化的生活,是每一个人成年人的必修课,既然躲不开,就请坦然面对。
#闪亮研习社#闪亮日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