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首先我们看题目,面对世态万千,我们更应该包容还是批判?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就用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精准地描摹了世态万千的现今社会。现今经济在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现象也日益错综复杂。
面对世态万千,我们要批判的是什么呢?对于真善美我们要提倡,对于假恶丑我们要批判,这些已有定论,不必深究。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些处于争议但尚无定论的观点及行为的冲突。基于个人发展、社会现象和推动时代进步三个角度上批判是否更能起到促进作用为标准,我方认为,面对世态万千,我们更应该批判!
接下来我方将论证,为什么在面对世态万千的情况下,批判比包容更重要。
第一,从每个个体的角度分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熊孩子,来到我们家做亲戚却能做出剪坏我们的衣物,撕掉我们的珍藏图书等事,或者是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无故推打陌生人,面对孩子父母口中的“他还小不懂事,你大你让让他”,我们是应该包容还是批判?在我方看来,我们必须批判,我们用批判的态度告诉对方父母包容会造成怎样的下场,今年的两会提出建议未成年人刑责年龄降至12岁,这背后反应了什么问题?因为熊孩子太多,更多的犯罪低龄化了!就父母而言更应该用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说他们还小,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当然,不排除存在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微笑),这种时候,我们不介意辛苦一下,代劳教育教育!说到教育,不得不想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大学教育,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除了课本内容,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培养我们的质疑精神、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吗?这是什么?这是批判思维啊!在面对其他争议事件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们理应持有批判态度,秉持怀疑精神,给予认真地思考从而得出对错优劣的考量,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个体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接受他人的质疑和批判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第二,从社会现象来看,批判更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表面挖深层,发现新问题,寻找新途径, 使用新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促进事物发展!各种道德绑架屡见不鲜,从这一方面我们探讨一下,举两个例子,前段时间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李咏的女儿在微博上发了一张自拍,不发不要紧,一发不得了,网友纷纷冒头“你爹死了居然还有心情发自拍?”再举一个例子去年十一月份,苏州马拉松比赛上,选手何引丽在进行冲刺争夺冠军时被志愿者强塞国旗,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拿稳国旗,导致国旗掉地,为此,何引丽遭受到了无数的网络暴力“国旗难道比成绩更重要?”,对这两件事情本身我方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得出的结论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错,对他们的遭遇我们深表同情,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批判的是那些对两位当事人进行道德绑架的网友,他们被言论自由的包容所保护着,得以畅所欲言,说句玩笑话是袁隆平爷爷让我们吃饱了,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咸吃萝卜淡操心!另一方面,面对世态万千,复杂多样,鱼龙混杂,我们所提倡的是在各种社会现象没有得到检验没有得到肯定时,我们要用分析的眼光,批判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宁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点质疑,多一点谨慎,哪怕因此损失一些蝇头小利,我们失去的是一点思考时间是一点金钱利益,我们避免的是一味包容而一步不慎就坠落深渊!因此,批判能使我们在面对社会现象时更有力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从时代进步来看,首先要知道矛盾是创新的核心。创新是人的自我否定性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创新包含着肯定与否定,肯定之否定,否定之肯定,肯定之否定是认同,是批判的暂时过程,否定之肯定是人类社会自我批判的永恒阶段,大家发现没有?批判是创新的核心啊!纵观古今,历史向前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批判不断创新的过程,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各家观点激烈论战,对于治国理政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不断批判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辩证否定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思想,丰富了文化和思想的多样性,促进了时代的进步;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哪一个不是对旧思想旧制度的不断批判得以创新从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还有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也是对原有的单一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发展吗?批判是新鲜血液是永恒动力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行的蓬勃朝气!没有批判就没有时代进步!
综上所述,批判更有利于个体发展!批判能使我们更有力的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批判更能推动时代进步!因此,面对世态万千,我们更应该批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