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天都在勤勤恳恳的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甚至每天都加班,休息日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必然会对你的工作表示出满意吗?
如果你一年到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忙碌碌,甚至为了工作跟同事关系闹僵,请问如果有一些提拔的机会,一定会给你吗?
很多职场朋友都知道,答案是:不一定。
为什么不一定呢?不是有句话叫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吗?为什么辛辛苦苦的工作还有可能不被夸奖和重视呢?
因为,工作的价值不是根据投入时间来评价,而是根据效果来评价。
那些在职场中能够顺风顺水,让领导刮目相看的人,一定是做出了“有显性度”的工作,而不是因为加班时间更长。
1.什么是有显性度的工作?
所谓的“显性度”就是能够公开被其他人看到,能够被客观评价的程度。
哪些属于“有显性度”呢?举例来说:销售业绩,被有效证明的方案、模式,新闻报道、成果奖、项目、对业绩的贡献等等。通常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音频等作品。
我们做科学研究,需要有文章发表才能被同行评价,被其他研究者验伪。做工作也要有科研的思路:能够被其他人验证,评价。
有的人可能说:“我的同事没什么本事,只会拍马屁,取得了领导的欢心,得到提拔。”有的人会说:“XXX是因为特殊关系所以得到很多关照,就算不干活,少干活,也照样升职加薪。”“他们的升级原因都不是因为做了别人看得见的工作呀。所以你的显性度的说法站不住脚。”
不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是人治,总会有主观偏好。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了显性度强的工作,会给那些想不推举你的人制造了难度,相当于给“不给你认可”造成了障碍和某些压力。
2.如何让工作有显性度?
既然显性度这么重要,如何让工作有更多的显性度呢?
首先,关注上层政策,具备“以终为始”的意识。组织需要什么?这项工作为什么开展?想拿到什么结果?结果对组织和单位有什么价值?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获得想要的结果?突出点和亮点可以是什么?在工作中有一些前倾的思考,会让最终的结果更能被组织需要。
其次,学习创造成果的技能。比如写作技能,数据分析和数据结果的可视化表达,口头表达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自己将现有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组织好包装,让别人更快更好的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最后,不断练习。有了思路,学习了技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显性化能力”固化和提高。《刻意练习》中指出,只要是技能,都可以用3F法则提升。
3.显性度工作难在哪里?
为什么显性度的工作如此重要,但是大家都不太重视呢?可能原因是“太难”。难在哪里?难在工作要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需求,还能将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的需求结合起来,达到双赢。
一位同事说:“我总是惯性的工作”。还有的说“自己想的不对怎么办?犯了错误怎么办?不如就听指挥,照着做就好。”
传统教育培养了一批善于做标准答案的应试者,自己出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难了。
但是,如果你想获得回报,显性度是必须的。而且有了显性度的工作,你的获得会大于你的付出。
你觉得为什么难以做出显性度的工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