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论 “道德法则规律”之理.用人准则
极:突出,过分,这里指动乱。
溪.谷.式:规则,榜样,方法。
恒德:指遵循道德规律行事,不变更。
婴儿:这里代指生命力旺盛。
原文: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李读经:明白动(雄)的纷乱,就知道守静(雌)的好处,守静就是修行的“法门”,这是宁静致远的道理所在,也是道德规律的体现。保持这一德行不变,大道就会加持.帮助你,使你恢复旺盛的生命力。
知道什么是“行善(白),就要防止做出“不善”(黑)的事;“善行”就是天下人应当遵守的道德规律,保持这一规律不变,道德就会广布,社会就会安泰不乱。
享受荣耀(荣),就要守住道德底线(辱),这一条也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律。
遵守这一道德规律,道德才能充足,人性才能淳朴;人如果被欲望左右,那就和死物(器)一样,其作用空间就会变的有局限。
因此,圣人用道德高尚.淳朴的人当官。高明的治理方法是,不主动区分人的好坏。
题外话:明白道德规律之理,并遵循道德规律行事,就是永恒的道德。守住道德底线,道德才能充足,道德才能广布;人如果被欲望左右,精神境界就会被限制住,眼界就会变得狭窄;做人的这些道理,就是道德法则规律。“白.黑”之象,就是好坏.善恶.阴阳。
李道说:何为大制不割?制度是用来管理人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应一视同仁;如果“有亲有后”太明显,等于预先给自己树敌;在和平年代有此行为,其副作用不容易发作,但是不代表不会爆发;如果在战场上,就会有人因此消极作战,从而造成失利,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官兵平等”的根源所在。大制不割就是一视同仁,不主动区别对待,这是最高明的管理方法,有胸怀德厚之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