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读道德经(修订.28)

作者: 李道69 | 来源:发表于2022-12-06 09:21 被阅读0次

第二十八章 论 “道德法则规律”之理.用人准则

极:突出,过分,这里指动乱。

溪.谷.式:规则,榜样,方法。

恒德:指遵循道德规律行事,不变更。

婴儿:这里代指生命力旺盛。

    原文: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李读经:明白动(雄)的纷乱,就知道守静(雌)的好处,守静就是修行的“法门”,这是宁静致远的道理所在,也是道德规律的体现。保持这一德行不变,大道就会加持.帮助你,使你恢复旺盛的生命力。

知道什么是“行善(白),就要防止做出“不善”(黑)的事;“善行”就是天下人应当遵守的道德规律,保持这一规律不变,道德就会广布,社会就会安泰不乱。

享受荣耀(荣),就要守住道德底线(辱),这一条也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律。

遵守这一道德规律,道德才能充足,人性才能淳朴;人如果被欲望左右,那就和死物(器)一样,其作用空间就会变的有局限。

因此,圣人用道德高尚.淳朴的人当官。高明的治理方法是,不主动区分人的好坏。

    题外话:明白道德规律之理,并遵循道德规律行事,就是永恒的道德。守住道德底线,道德才能充足,道德才能广布;人如果被欲望左右,精神境界就会被限制住,眼界就会变得狭窄;做人的这些道理,就是道德法则规律。“白.黑”之象,就是好坏.善恶.阴阳。

    李道说:何为大制不割?制度是用来管理人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应一视同仁;如果“有亲有后”太明显,等于预先给自己树敌;在和平年代有此行为,其副作用不容易发作,但是不代表不会爆发;如果在战场上,就会有人因此消极作战,从而造成失利,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官兵平等”的根源所在。大制不割就是一视同仁,不主动区别对待,这是最高明的管理方法,有胸怀德厚之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相关文章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1)

    第一章:论“道”和认识“道”的方法 .“道的形态是多维度的” 道:是宇宙本源法则体名称。 道眼:能观测宇宙本源法则...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2)

    第二章:论对立统一的“阴阳规律”和道德的关系 圣人:指德行深厚.有教无类.普度众生的人 无为:指润物无声的仁善的道...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3)

    第三章论欲望得失和修行原则 无知无欲:此处指厚重淳朴。 智者:此处指投机取巧的人。 道行:修道者修为高低的称谓。 ...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4)

    第四章 论“道之用”和道之多维形态“渊.湛” 冲:此处指注入。 湛:透明.饱满.深遂的感觉。 原文: 04.道...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5)

    第五章 论道德法则规律和“天人合一观”模拟的修道法门“守中” 守中:修行者静修的方法。 原文:05.天地不仁,...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6)

    第六章 论灵性不灭和修行的注意事项 谷神:谷指道,神指灵性,这里的谷神指和“大道灵性”同源的“人的灵性”。 勤:此...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7)

    第七章 论天地长生和有舍有得 不自生:指舍己为人。 原文:0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9)

    第九章论天之道和修行禁忌 天之道:天道是大道法则的一部分,天大家能看到,离我们近,说天道大家更容易接受。 ...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12)

    第十二章 论取舍.修行禁忌 行妨:此处指伤害。 原文: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13)

    第十三章 论宠辱若惊和什么人可用 爱:此处指自私自利;与“贵”意思相反,是对比论述。注意此类用法,“有身”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道读道德经(修订.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sw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