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论吃,如果汪曾祺排第一,应该无人能与之匹敌。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喜欢看老汪的书,结果是越看越兴奋,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能把很家常的食材写得跟吃到了一样真实啊!日常清淡的文字,絮絮地说着白煮羊肉最嫩,春天的鳜鱼更鲜,还有极清香的枸杞头,角落里偶然生长的芋头,又韧又滑的皂角仁,以及令人齿颊留香的炝虾......单是一道简单的香椿拌豆腐,“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如此色香味,大晚上害得我流口水,实在是...令人恨不得钻进书里好好品尝一番。种种描述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后山上种的各种蔬菜,一下过雨,满地的鲜红青翠,随便摘两棵都是清新的美味,没有农药,也不用特别洗,随便拿香油醋盐拌了,满口都是蔬果原本的脆爽清甜和对生活富足的感恩。
中国人爱吃,更爱研究如何吃。这也难怪啊,离家游子的乡愁往往都是食物引起的。种种吃食不仅仅代表着食物本身,更代表着食物背后源远的文化和人情,正如汪大师曾说,“小说里变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多朴实的智慧啊,也只有五官一起调动,才能亲历人生的百味呀。
前两天擦着口水重温了一遍《寻味顺德》,一个古老与现代深度交融的地方,以食物为遗传密码传承着悠远的乡土之源。顺德人不仅在吃上有极高的天赋、也有万般的热情,更是已经把吃当做了技术、艺术、人生的莫大享受,烹调的手法最能凸现食材的本味,万物与天地间阳光、土壤与水气的缠绵与交融从而变得丰满醇厚,给人以大自然最丰盛的馈赠。他们做的美食,已经从感官享受变成了精神享受,让人懂得,忠于食物的原味,是一种多么高级的人间享受。挑剔的顺德人,对待食材的新鲜程度、刀工、火候、酱料,一样都不能马虎,在等待着食材由生转熟的瞬间,感受着食物在舌尖上最温柔的颤动,脸上全都是满足。
其实更多的时候吃不仅仅在于吃了什么,更在于身边能一起分享美味的那个人。吃的同时还不忘讨论这个火候最新鲜,那个刀工不错,又或者是从前吃过难忘的一道菜,絮絮叨叨中,潮湿褶皱的心事被袅袅的热气慢慢熨平。不赶,不焦虑,慢慢等菜上桌,平淡之中不失真味,谁又能说这样的慢节奏有失情致呢。
若说起多年前的自己,是绝对不理解为何人类对于吃抱有如此旺盛浓重的兴趣,不明白为什么如此有精力去把辛辛苦苦挣的钱换作路边大排档的一顿牙祭。直到我进入了残酷的成人世界。
直到我看到一个深夜街边的清洁工人,坐在路边吃一碗白粥,看到他脸上除了困倦,还有一丝对生活没有暗下的光。我想那束光应该那碗白粥给予他的。因为,吃完饭就好了。
生活的艰难,劳作的压力与疲惫,最终都能以自我告慰的一餐结束:说不出的苦涩、羞于出口的关怀,都能在与家人围炉食饭中达成,或默默消解。
都说中华民族最懂得吃苦耐劳,可再坚强的人,也终究是血肉之躯啊,总要活生生地承受摆不脱的辛苦与委屈。于是,琢磨怎么令自己和关心在意的人吃得更好,怎么让出乡的游子断不了家乡的念想,食物就变成了劳动人民情感的突破口,也唯有食物,滋养着我们的胃与灵魂。任由被生活折磨得再麻木,回家做一顿热气腾腾的饭、和爱人等一锅马上熬好的汤,那一点盼头和活力就能找回来。因为那一口口吃下去的,是对我们对抗以后所有更凶残的日子的勇气啊。
人生需要大智慧,也需要接地气的一碗烟火。愿明天起床的我们都能开始被食物所释放的原始能量滋养,被慢节奏滋养,被生活原本的乐趣滋养,被最美丽的烟火幸福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