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文章请点击下方蓝色链接
大家好,我是指北针。
今天文章的主题,作用类似的泻青丸
➡️作用类似的泻青丸
【泻青丸】(清泻急性肝火的丸剂)
本品对付的是突发的肝火症状。
比如,情绪失控后的单耳或双耳失聪,同时舌头很红,尿液颜色也是红色的,并且口里苦苦的,这时服用“泻青丸”最合适。
按照Chinese Medicine理论,肝对应青色,“泻青丸”其实就是“泻肝”。
本品和龙胆泻肝丸一样,也要遵循症状没了后立即停用的用药原则。
如果吃了几天仍不见效,可能是没对症,需要换药而不是继续吃或者增加剂量了。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参见文后延伸知识)
成份
龙胆草、大黄、防风、羌活、栀子、川芎、
当归、青黛。
功能主治
清肝泻火。用于耳鸣耳失聪,口苦头晕,二肋疼痛,小便赤涩(疼)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味苦。
规格
每100丸重10克。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7克,一日2次。具体遵医嘱或以说明书为主。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孕妇禁用。
3、本品不能常服。
注意事项
①忌食辛辣食物、鱼腥、烟、烟。
②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③有血压、心脏、肝、血糖、肾等问题者、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④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⑤年老体弱、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弱者慎用。
⑥建议餐后半小时服用。
⑦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⑧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⑩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所拆书籍《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新版)作者:佟彤
➡️延伸知识:
《小儿药证直诀》
作者:钱乙
成书年代:北宋
归属类别:Chinese Medicine典籍
成书背景
自古Chinese Medicine儿科便有“哑科”之称,因小儿正值呀呀学语之际,不便交流,且小儿在诊查时经常哭闹,给诊断增加了难度,即阎季忠在《小儿药证直诀》序言中所说,“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
Chinese Medicine儿科自南北朝以来逐渐发展,到了北宋,钱乙以丰富了临床经验著成《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确立了Chinese Medicine儿科的诊疗体系。
作者简介
钱乙(1035~1117年),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其父颖(亦作“颢”)善医,然嗜酒喜游。
钱乙母早丧,姑母哀而收养,长而随姑父吕氏学医。
其业医以儿科见长,至京师视长公主女疾,授翰林医学,任太医丞,后因病辞归故里,专业儿科六十余年,是杰出的儿科医学家。
除《小儿药证直诀》外,还著有《伤寒论指微》 《婴孺论》等。
内容简介
《小儿药证直诀》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论述脉证治法,介绍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病等八十一脉证,为全书之核心;
中卷记载了所治典型病案二十三例;
下卷载方一百二十余首。
卷末附《阎氏小儿方论》及《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二书。
钱氏继承《颅囟经》之成就,博采诸家之说,并结合己之经验撰成本书,书中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了精辟论述,如谓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强调小儿病论治以脏腑辨证为宗旨,为Chinese Medicine脏腑辨证理论做出了贡献。
书中所载方剂,既有前人已效之良方,又有钱乙之临证经验方和化裁古方而成之新方,
其中不少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异功散、白术散、泻青丸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影响评价
对其后儿科学发展以及后世医家均深有影响,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章节目录
原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钱仲阳传
卷上 脉证治法
卷中 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卷下 诸方
附方
阎氏小儿方论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先去做应该做的事,再去做你喜欢的事。
前半句让你有饭吃,后半句让你有念想。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侵必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友情提醒:
本文为作者对所拆书籍的理解,具体病症请以医生的当面诊断为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