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以为自己抑郁了,只因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人家讨论新发型,无动于衷;讲到服装时尚和潮流,啥也不懂;说到最新影视剧,后知后觉;谈到网红小吃,不知为何物;商量着周末上哪逛逛,毫无反应;合计一起唱唱歌,确实不会。久而久之,就这样悄悄的被边缘化了。
不会唱歌,不爱逛街,不懂时尚。拒绝一起瓜分流量,被视为不食人间烟火。开心的说自己看了一本书,读了一篇好文章,被鄙视为没有收藏价值的老古董,都什么年代了,还看书看文,连抖音都刷不完,真的有时间只想好好睡一觉。
慢慢的找不到共同话题,说点啥,互相不理解,明明每天都在一起,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相处好多年,却还是很陌生。
每每谈到文学,人家以为我读书读傻了,有些神经质。文学这么高雅的艺术就这样被大众活生生的抛弃,它不是热点,不能创造新物种,不能改变生活。
当今社会确实难有文学的存活空间,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连时间都成了奢侈品,消费成了刚需,每个人每天都在努力买买买,吃吃吃,玩玩玩。连兴趣爱好也加入了潮流大军,运动健身,徒步穿越,摄影等一个比一个火爆。看文写文成了让人费解的特别存在。
来到简书这个平台,写了几篇文章,居然收到几条评论,甚是开心。同时遗憾自己看不懂图案评论,特意请教年轻同事才明白,原来是95后写的,心中甚是欣慰,原来写文看文一直在传承,通过文字跨年龄跨距离的自由交流永不过时。
原以为自己跟不上时代,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小美好中,没想到时代从未抛弃过文字,毕竟文字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应该是离开学校后,真正写文看文的人不多,又不集中,所以才显得行单影只。
第一次写出对话小说时,自已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可以优秀成这样,使用才华来自娱自乐,兴奋的给微信好友不停的发链接分享,感觉再没人拉住,就要飞上天。就这样飘了好几天,每隔一小时去刷一刷简书,看看阅读量上的数字不断的跳跃。整整一周时间都乐在其中,每晚都要看看自己写的对话小说,不停的想像其中的主角后来又怎么样了。好在阅读量没有上去太多,热情的波浪慢慢退去,静悄悄的回到现实生活,重复开始每天的繁忙。没有人知道这一周内,我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惊涛骇浪,一度飘上云端,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作家。只是自此以后,经常会写点小东西,自我欣赏。
曾以为自己不会真的坚持,只是一时兴起,过不了多久就会放弃,毕竟当今社会,写文被看作是不误正业,另类。且周围没有同道中人,但终究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去迎合他人爱好,看到简书中还有60后也在写作,大受鼓舞,让自己有限的才华写出自我欣赏的文字,何乐而不为呢。
对爱写文的人来说,写写写带来的乐趣甚至超过买买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