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
说到科学探究实验,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讨论交流环节,有的老师说:“做演示实验,学生根本不理你,你做你的,他玩他的。”
那就带着孩子做实验呀!
可是她却又说:“进了实验室孩子们就像疯了一样,兴奋得不听指挥。”
有人说:我是这么做的,提前跟上一节课的老师说好,我下节课要带学生做实验,请您不要拖堂。然后亲自在实验楼门前等,铃声过后来的学生算迟到,要有惩罚措施,比如只能观看不能操作或者留下来整理仪器,打扫卫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总比学生有办法。
可是,第一位老师紧接着又说:“学校的仪器质量不好,一轮做下来都不好了,很影响实验效果。”
另一个老师接着说:“我们学校的实验员老师非常负责,他会在每节课前检查。”接着他又说,“我们还开设了一门课程,跟学生一起自制实验教具,学生们很感兴趣也很有成就感。”
从谈话中很明显地看出,第一位老师始终以消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考虑问题,看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抱怨的成分多一些。
而另两位老师则是以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到的多是正向的因素,更多地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在尝试和探索现有条件主动作为。
显然,在无法改变现状的前提下,后者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具有更积极的意义。等靠要思想会让人把责任推向外部,而忽略了自身的潜能,在越是困难的情况下,想办法突破瓶颈,找准发力点,力所能及地改变周遭环境和条件,更值得敬佩和学习。
当然,我们不能苛责第一位老师,也许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惯性思维方式,像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