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性故事:治疗性故事就是对孩子内心的苦闷、生活中的变化和波折,以及偶尔的失衡行为能起到安抚、化解、治疗效果或者辅助治疗效果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叫毛毛的小孩子很怕鬼,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一个鬼,这个鬼老是约他一块儿去玩,但又经常失约,总是比约定时间晚到半小时,这个鬼还老尿裤子,毛毛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下次你穿开裆裤吧。这个鬼下次就真的穿了条开裆裤来了。
这样的故事就是有治疗作用的,能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不要怕鬼。
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故事的重要意义和治疗作用。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疗的可能性,如果一个故事让人发笑,笑的人就得到了治疗,如果一个故事使人哭泣,同样也具有治疗的效果。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的主题和解决方案非常大众化,常给听故事的人带来希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帮助他们找到继续前进的路。给孩子讲“治疗性故事”,能够让孩子的行为或状态重返平衡。
据资料显示,现代教育所缺失的就是教育中怎么应用讲故事的方式发展想象力。现在孩子的注意力相对二十年前大大减弱,讲故事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所以有针对性的故事有治疗的效果。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重复发生的事件,使用韵律和歌曲,使用叠加故事结构,也可以帮助孩子。
说到这,我想起前段给妞编的一个小故事,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有不太敢表现自己,所以想起了这个故事:有一只小猫咪,她很喜欢唱歌,唱的歌可动听了。可是她只敢在家里唱,唱给爸爸妈妈听,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她总是扭扭捏捏的,不敢唱。有一次,森林里要举行歌唱比赛了,小猫咪也想参加。妈妈就给她报了名。可是她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这可怎么办呢?
妈妈想了个办法,让她每天晚上天黑了就到树林里唱歌给山里的小花小草听,唱给星星月亮听。刚开始,她唱得很小声,小得几乎都听不见,后来啊,她唱得越来越大声,也很动听。小花小草听得都睡着了,星星也听得入迷了,连树上的猫头鹰都睡着了,大家都觉得小猫咪的歌声是最动听的。于是,小猫咪的胆子起来越大,在陌生人面前也敢唱歌了。
歌唱比赛的时候,小猫咪站在台上,大声的唱,唱得很投入,唱完了大家都给她鼓掌,并一致认为她是当天比赛中表现最出色的,所以后来她得到了第一名。
从那以后,小猫咪就很自信了,在众人面前都敢表现自己了。
讲了一段时间,妞的表现真的出乎意料,现在跟她出去,遇到陌生人也不怕了,前几天去一个老朋友家,她非常意外,她觉得这次来比上次来的表现有很大的进步。
还有一个是很久以前的一件事,那段时间她很害怕小偷,每天时刻都不离我半步,整天就担心有小偷。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我改编了一首歌每天唱给她听,用的是“八月十五月儿明”的调:妞妞是个好宝宝啊,爸爸妈妈都爱她啊,哥哥洋洋也爱她呀,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妞妞是个好宝宝啊,自己上床闭眼睡觉,妈妈给你唱歌谣啊,做个好梦到天明呀!
刚开始唱的那几天,她一边听一边流泪,还问我要纸,因为关着灯,我看不见她的脸,后来才知道她哭了,但我说不唱了,她说还要听,于是我知道这首歌起到“治疗”作用了,唱了一段时间后,每天反复的唱几十遍,直到她入睡,后来她的“不安和恐慌”的行为就消失了。晚上也不惊醒了。
现在想来,我是歪打正着了,无意中“治疗”了妞的某些失衡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