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张图片。
同样是看书,有人拾级而上,有人维持现状,而还有些人,却走了下坡路。
读书也是分阶层的
就像德国数学家高斯所说:书就像织布的机器,劣质的书籍会给你的思想和灵魂披上劣质的衣裳。层次不同的人,读的书自然不同,人生的走向也是大相径庭。
底层:为欲望读书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应付基本的生存需要便已精疲力竭。即使读书,也难有精力去研究深邃的思想,而更倾向于获得即时的精神愉悦。
放逐在这种盛满欲望的书里,短暂的尽兴,无聊的消遣,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荒废的业务能力,退化的思维水平,日益消磨的理想……无不透支未来的选择。
你接收怎样的信息,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一个人从书中得到的,如果全是充溢多巴胺的泡沫,就注定被平庸的生活绑架一生。
中层:为焦虑读书
他们不用为基本的生活头疼,却困于情感、家庭、职场的种种焦虑,急于在书中寻找答案。
但其实,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活法。一些书籍也许能够暂缓焦虑,却不会引导你去思考焦虑的本质,最终让你陷入“越读书越迷茫”的怪圈。
有个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床头放着《原谅不美好》、《发现你的优势》一类书籍,每晚都会看上一小时。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委屈,在温暖熨帖的文字中得到慰藉,让她总能身心舒畅地入睡。
后来父亲因脑溢血住进急诊室,面对时不时收到的催款短信,她每晚辗转反侧,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她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焦虑,不是因为少看了某些方面的道理,而是少了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
很多看似对症下药的书籍,本质上只是充当精神按摩师的角色。它们能够抚平心头的褶皱,却解不开现实的结节。这世上大部分人,只是通过读书追求情绪的安慰。只有1%的人,透过焦虑的本质去思考人生,踩着书籍站上了金字塔顶层。
顶层:为认知读书
一个人所读的书,和这个人所处的层次,往往呈现这样的规律。
历史
当你读透了历史,也就读透了人,一切人事问题你都能从容应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延绵千载的叙事,横跨万里的格局,能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你的眼界,让你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世界。
用当下的眼光看生活,人间不如意十之八九。用历史的眼光看生活,就会明白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哲学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鸡汤和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一个是直接给你想要的东西,一个是给你取经时的八十一难,以及取得真经后的充实与满足。”
尼采的自由与意志,黑格尔的辩证法,康德的批判思维,孔子的礼仁……当你埋首哲学浩瀚的书海,就是在和人类历史上最睿智的灵魂促膝长谈。
那些艰涩难懂的文字,终将沉淀为内在的智慧,成为你一生的滋养。
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的土壤是思维,而人正因此成为人。
跨学科
张华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提过一个“T型结构”:“T”字的一竖,就是在专业领域有着足够的深度;“T”字的一横,就是广泛涉猎,拥有认知的广度。你会发现,这些站上顶端的人,大多都是“T型结构”的。
认知以内充满安全感,但认知以外才有无限可能。
查理·芒格更是被巴菲特称为“活着的百科全书”。
阅读跨学科的著作,突破认知边界的过程必然伴随阵痛,但最终能让你重组升级,跃迁更高阶的人生。
大多数在底层挣扎的人,要么不读书,要么热衷于那些不用花时间思考,能获得感官刺激和即时满足的书籍。而真正的经典,大部头的著作,不会刻意迎合你的阅读需求,甚至不会直接解答你的困惑。但当你沉下心来,愿意用足够的时间去品读,就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成为这个世界的极少数。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常年保持一种习惯。每天早上拿到报纸,他先从娱乐八卦看起。看5分钟,乐呵一下,转去阅读民事、财经、时政等方面的新闻。
大约半小时后,他就把自己关进书房,独自研读学术上的文章,直到午饭时才会出来。
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读低层次的书,如同果腹;读中层次的书,聊以解忧;读高层次的书,则如同一场修行。你的时间是用来果腹、解忧还是修行,终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