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周国平先生的散文,发现很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的读。
白天电脑上微信读书里的《爱与孤独》一直开着,但是一直被各种琐事打扰,心思和目光在散文上面的停留时间从来不曾超过一刻。即使偶尔想停留下来翻看的时候却发现凝聚不起心神,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书,也许选个故事性强的小说之类的更容易投入。
但是到了晚上,把姑娘哄睡以后,静下心来,挂上耳机,切换成听书模式,慢慢的竟然越听越上头,一遍听不真切还愿意回头再听。
不知道周先生的其他散文是不是同样的风格,听《爱与孤独》这本书发现其实都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就像是之前有个简友评论的,与其说周国平先生是一个作家,不如说是一个思想家。他每篇文章的标题里都在表达一种思想,然后在正文里面就像是剥洋葱一样把这个思想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只是需要读者静下心去看去听去感受。
记得偶尔在哪个地方看到过,说周先生的散文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刚好符合了八十年代左右的特性,人心浮躁,恰好需要这样安静的、能够直通心灵的精神文字。我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心有多浮躁,但是越是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心会越浮躁,所以当前社会人心的浮躁程度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现在的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散文来净化和抚慰心灵。
这是初看《爱与孤独》的第一印象,看的少见识也浅得很,待后续慢慢品来。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卸下浮躁,阅读或倾听如此安静的文字。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
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我们都是孤儿:
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
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
有爱心的人有福了:
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则是一个冷漠的人。
爱的反义词:
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
如果说孤独是爱心的没有着落,恨是爱心的受挫,那么,冷漠就是爱心的死灭。
爱心原是灵魂的核心,灵魂借爱而活着、感受着、生长着,无爱的灵魂中没有了一切积极的情感,这样的灵魂已经名存实亡。
最后,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欢迎大家加入专题:岁月拾遗我们一起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