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之道

作者: 水泽一方 | 来源:发表于2021-08-17 11:00 被阅读0次

规律一:做大事的人,要稳得住、有耐心,能掌握时机、用对方法。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规律二:有道之人顺应规律,不背道而驰就不伤。

原文:“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规律三:保持平常心为人处世,就是修道。

原文:“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以道莅天下”就是万物相交以德的结果,即彼此互不伤害、秩序井然,万物各居其位、各行其道。但只有放下人性中的贪婪欲望,人类才能做到“两不相伤”;要想放下贪婪欲望,除了“以道莅天下”,恐怕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当按照道来做事情时,鬼伤害不了你;圣人更不会伤害你。这样互不侵扰,大家都走在正确的道上,依道奉行,不断积德,就叫“德交归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道有德的和谐世界。 “德交归焉”中的“德”是指道在万事万物以及人类身上的显现,即万物都按自然之道去生存,天下就安然太平。当德行天下时,四海升平,即使那些喜欢作怪的鬼魅小人,也不会兴风作浪了。

相关文章

  • 行事之道

    规律一:做大事的人,要稳得住、有耐心,能掌握时机、用对方法。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规律二:有道之人顺应规...

  • 2021年11月17日诵读《论语》第43天

    86、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能三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事之道,可以说是尽孝了。” ...

  • 如何摆脱困境?

    行事不走安乐之道。 行事讲究万全之人难以创造伟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小心谨慎、不敢冒险可算是一件最为冒险的事。...

  • 《论语别解》二百八十七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别解:1、善人:美质之人,其行事率由天性。 2、“不践...

  • 知识可以传递,行事之道不可传递

    知识可以传递,行事之道不可传递。人的成长是从自己积极行动中获得反馈,增益智慧。从这个角度看,对于知识和方法工具...

  • 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今日继续品读曾国藩,在其《家训·纪鸿》篇章中,给出的行事之道,精准而自然,便是在朴素的言语,日常案例之中,将困知勉...

  • 王阳明 | 今天才知道“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看王阳明传记,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曰,“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曰,“致良知”。 将王阳明《传习录...

  • 行事

    人生成败皆由己,如果能择善念,识应用,思想可以助人升抵神圣臻善之境,如果滥用误用,思想亦可以毁人入草莽虫豸之流,在...

  • 敏于事而慎于言

    早安朋友们,《为人之本,行事之道》相信之前,确认一下;传播之前,思考一下;怀疑之前,分析一下;要求之前,检讨一下;...

  • 人体疾病的真相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事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ib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