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团圆节之一,是被我最不重视的节日,也可以说几乎被我忽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b7e1972e509f6e89.jpeg)
今天若不是有人发朋友圈,我都忘了今天是元宵节,这日子过得是不是太没滋味了。
元宵节,按照传统习俗,应该吃汤圆,猜灯谜,逛庙会(应该是北方会有吧,反正我是没逛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423022c94eee6794.png)
现在想来已经不知道何年在元宵节吃过汤圆了,印象中应该还很小时候的事情了。
那时的我约摸七八岁的光景,印象中,母亲会在元宵节这天下午去野外挑点荠菜回来。
农村别的没有,大片的空地上会长着各种野菜,野草,不用任何肥料,生长地格外肥硕。母亲带着自己编制的柳篮(母亲年轻时手很巧,会用柳条编制各种各样的篮子),篮子里放着镰刀。姐姐们自然会跟着去帮忙,而我也是屁颠屁颠的去凑个热闹。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6ad54e7f66787e5f.png)
到了野外,我是不会帮忙挑荠菜的,像个脱缰的野马到处撒欢。等母亲篮子里的荠菜满了,这才尽兴而归。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时分,母亲则为包汤圆做准备。把挑回来的荠菜,洗净,下开水锅焯一下,然后切细,与事先切细的百叶倒在一起,放入盐味精等调料拌匀。倘若再放入一点肉丁,那味道将会绝对鲜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ad3a647a5c4fe86f.jpeg)
馅准备妥当,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就是揉面,我们高邮人叫纤(音)面。面,当然是自家磨的儒米面,揉面是用开水倒入面中先用筷子和开,然后再用手揉。
等这些一切就绪,那就开包了,我有时也会尝试着去帮忙,可包出来的样子实在有点见不得人。虽然我对做菜很是得心应手,可对面食却总是不能随心所欲,于是母亲的这门“手艺”我算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b83f03d3c6d52dc4.jpeg)
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下汤圆,吃汤圆了。当那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在那滚烫的开水锅中来回翻滚时,我的食欲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母亲说,要等汤圆浮起来一会,养到家(意思是煮熟透了)才可以吃。于是我只有耐着性子,等着锅中的汤圆一个个慢慢的从汤中浮起。这时母亲通常会为我开小灶,盛上一个,先让我尝尝味道。现在想来,那真的很香,特别是那糯米面的那种清香,是现在人无法吃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78192e9bb033528c.jpeg)
按照我们高邮人过节风俗,元宵节叫灯节,正月十三晚上开始上灯(算开始过了),等到十七晚上落灯。上灯和落灯晚上都要放鞭炮的,这种仪式依旧保留着。记得那时会有大人给小孩送灯,各种动物造型。凭我想象应该是有钱人家小孩才有吧,反正我是没有人送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bed486dd6231b474.jpeg)
后来上学住校了也没过过元宵节,更没吃过汤圆。走上社会,为了生计,基本都是常年在外,错过了太多的节日。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我吃过无数的美食,却只记得儿时吃过的汤圆才是最有味的美食;因为那里面有母亲忙碌的身影,有母亲的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4360/a7e88fc971e2b6f0.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