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新阳光,学习爱的艺术我国传统文化隐含着无聊神经症的危险,因为我们鼓励子女前进的道路是有出息、出人头地等等,我们不懂得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出决定,也不知道如何去促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发展。
李老师的文章“荐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见下方链接),内容深刻,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深感震动:
假如生活的意义只在于他所做过的工作,在于手稿的出版得到社会的承认,那么生活就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必须有更大的意义。他甚至想到了那句著名的德国谚语“即使明天走向绞刑架,今天我也要种下葡萄树。”
因为内容太过深刻,反而让我感到有丝沉重,这次的简书也不知从何写起,与深刻的内容相比,自己实在太过浅薄。
在许又新教授《神经症》一书中,看到过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相关理论,弗兰克尔正是李老师文章中所荐读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还记得当时读这部分内容时也是感想颇多,借些机会把这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初看到这一节的标题——“无聊神经症”时,就让我深感触动。几年前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时,对内容理解地并不透彻,但对其中一句话却是印象深刻:人们通常在两种痛苦间摇摆,要么为生存而忧心忡忡地奔忙,要么因无力忍受此闲暇而感到无聊。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我当时的状态:要么因为终日忙碌而感到烦躁,要么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
许又新教授在“无聊神经症”一书中写到:
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弗兰克尔称之为神经症。Maddi的存在神经症跟弗兰克尔的神经症概念差不多。Maddi认为,这种精神障碍的认知成份是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或者长期不能相信所从事的或能够想象去做的一切事情有什么真实性、重要性、用处或价值。特征性的心情是平淡和无动于衷。初期间歇性地出现抑郁,随着病情迁延,抑郁逐渐稀少而趋于消失,剩下的主要是空虚感,觉得生活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病人很少抉择,如果有的活,照例只是沿着费力最小的方向进行。这种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可以表现得不错,家庭和社会义务一般能完成,对人也相当宽容。但总的说,他只是随波逐流,缺乏真正的和深刻的满足感。他不能体验别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和心满意足。
许教授将上述情况称为无聊神经症。许教授认为:
我国传统文化隐含着无聊神经症的危险,因为我们鼓励子女前进的道路是有出息、出人头地等等,我们不懂得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出决定,也不知道如何去促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发展。
上述这段话应该引起我们为人父母者的注意,一定要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发展。
弗兰克尔对这种神经症提出了三种治疗方法:
一是通过向世界提供某种创造物的方法,比如工作,但必须把握工作背后的意义和动机,才能在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的感悟中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是通过我们从世界获得新体验的方法,如去爱某个人,爱可以让人体会到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在体验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是通过我们对待痛苦的态度和方法。弗兰克尔认为,人对命运的选择完全取决于人的精神态度,即使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力量,人仍然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以上治疗方法中,强调的都是生活的意义和追求意义的意志。弗兰克尔认为:
“我是自由的”,这意思是说,尽管客观世界限制和支配着我,对于选择和采取什么态度和反应来对待它,我却是自由的。
与意志自由相联系的是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现生活的意义。
整理出以上内容,对于自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以前总认为自由是由外界决定的,比如工作会使自己的自由受限,现在才明白自由与否更是由自己的态度和反应决定。
下面一则禅宗公案能帮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由的含义:
四祖道信十四岁时,初礼三祖,请求道:“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人缚。”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道信言下大悟。
对自由有了深入的理解,接下来就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在工作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在家庭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在学习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在自助助人中发现生活的意义……既能享受奔波忙碌、也能享受无所事事;既能在忙碌中修行,也能在闲暇时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