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堂号亦称堂名,是中国名号文化中的一种,是一个同姓家族或家族中某一支派祠堂的名号,是某一同姓家族的共同标识,是寻根认祖的重要依据。许多堂号来历与先祖的功德、文采有关。孟姓的堂号“三迁堂”,取材于孟母三迁的故事。自古至今,一直代代相传。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张姓宗祠堂有一副楹联:清河源远,千万分派同其脉;曲河衍泽,众枝多叶同一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张姓为84,800,000人,你们知道张姓的堂号吗,你是属于哪个堂的呢?张姓有很多个堂号,这里收集起来,以供大家传承学习教育之用。
1.【清河堂】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华姓氏渊源》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名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宜王时卿士张仲,其后裔仕晋为大夫,至三家分晋,张开地相韩,其孙子房(良)为汉留文成侯,裔孙魏太山太守张岱,自河内徙清河,其族最盛。张氏南迁分布,据谱载,汉初,张良封留(今江苏沛县东南)居陈留;其孙典,汉文帝时为清河太守,遂家于清河仁里乡节孝坊,族人以“清河”为郡号。典十世孙张孟成,迁范阳,其曾孙张韪,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又六传,张隆仕刘宋顺帝,复迁河东,后徙洛阳,又四传君政,为唐韶州别驾,遂居始兴。更十二传端,始居福建宁化石壁乡,其玄孙张德扬,官河北太守,生子三:长子化龙,仍居石壁,次子化孙,迁上杭,三子化凤,徙福州。张化孙肇基上杭,生十八子,派衍十八大房,后裔著盛,分传闽粤各地。故张姓后裔以“清河”为堂号和郡号。
甘肃省徽县有谚语:“泥阳镇两头长,中间坐的清河堂。清河堂,银线广,修碑建牌坊”。
2.【受书堂】【留侯堂】
受书堂、留侯堂皆出自汉张良的故事。张良(前250—前187年),字子房,西汉初年谋士,颍川城父人,汉朝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其祖先五代为韩国相。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他深明韬略,足智多谋,为刘邦的主要“智囊”。在楚汉战争中,他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鸿门宴上,他成功地帮助刘邦脱离了险境,后又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让刘邦夺取了汉中宝地。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晚年他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自请告退,淡出政治舞台。死后谥文成侯,其族人以其封号为堂名。我的祖先以其接受黄石公赠兵书为堂名。
3.【百忍堂】
百忍堂,并非出自一位地位显赫的大人物。张公艺,唐代寿张(今河南台前县孙口镇)人。全家九世同堂,相安无事。唐高宗李治(公元650—683年在位)赴泰山祭祀,曾顺路亲临其宅,问其为何能九代人和睦相处?公艺遂写一百个“忍”字作答。唐高宗连连称善,下令赐以缣帛。张姓后人即以“百忍”为堂号,期望世世代代聚居相安。张公艺九世同居相安的佳话,《旧唐书》等史料均有记载。
4.【金鉴堂】【曲江堂】
金鉴堂和曲江堂皆出自唐代名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幼年聪明敏捷,7岁能文,13岁就能写出好文章。唐中宗景龙初年(707年)进士,初任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下平章事、中书令、同平章事,为唐代有名贤相。其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张九龄去世后,每有推荐宰相之士,唐玄宗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有胆识、有远见,忠心耿耿,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唐玄宗过生日时,百官多献珍奇宝物,唯有张九龄进献《千秋金鉴录》五卷,书中讲的都是前代古人废兴之道。他曾亲自担任开路主管,利用农闲,征集民工,开通了大庾岭梅关古道,使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代替“霸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担任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对缓解社会矛盾,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作用。
张九龄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张氏后人以“金鉴”和“曲江”作为堂名来纪念这位先贤。
5. 【万石堂】
张文瓘(606—678年),字稚圭,贝州武城(今河北武城)人,唐朝宰相。自幼丧父,孝顺母亲,尊敬兄长,以孝友闻名。贞观年间,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勣器重,将其称为今之管(仲)、萧(何)。累迁至水部员外郎,但因与兄长户部侍郎张文琮同在尚书省,不合制度,被外放为云阳县令。龙朔元年(661年),张文瓘升迁至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667年)改任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李勣一同担任宰相,不久又管理左史事务。当时,唐高宗建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又征讨四夷诸国,饲养厩马万匹,致使国库空虚。张文瓘进谏道:“秦汉征讨四夷,营造宫室,致使国家覆灭,百姓减半。百姓不堪劳累,必会造成祸患,隋朝前车之鉴不远,陛下不可不反思。”唐高宗便裁减厩马数干匹,并厚赏张文瓘。咸亨三年(672年),张文瓘改授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兼任大理寺卿。他上任十日,便决断疑案400余件,执法公正,被人比作犯颜执法的戴胄;即便有人被判处有罪,也毫无怨言。他患病时,很多犯人都为他祈祷,希望他早日康复。上元二年(675年),张文瓘改任侍中,兼太子宾客。大理寺中在押犯人听说他调任,皆恸哭不止。张文瓘生性严正,对百官奏议多有纠驳,深受唐高宗器重。他卧病在床时,朝廷每有大事,唐高宗都会问:“是否已和张文瓘商议?”如果已经商议,便一概准奏。张文瓘有六子,其中四子皆官至三品:二子张潜官至扬州刺史、魏州刺史;三子张沛,官至同州刺史;四子张洽,官至魏州刺史;五子张涉,官至殿中监、汴州刺史。时号万石张家。其后裔遂以“万石”为宗祠堂名。
6.【草圣堂】
张氏被称为“草圣”的有两人,一个是后汉的张芝,另一个是唐代的张旭。张芝(?-192年),字伯英,敦煌郡渊泉(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人。年轻时有节操,虽出身官宦之家,但无纨绔之气,勤奋好学,潜心书法,尤好草书。朝廷屡次征召皆不就,故有“张有道”之称。他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历代书法大家誉称张芝草书为“一笔书”,尊称张芝为“草圣”。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法家只有两个:一个是曹魏的钟繇,一个是东汉的张芝。张旭(675-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唐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唐文宗李昂时以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号称“三绝”。其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张旭嗜酒,每大醉后呼叫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时称“张颠”,又称“草圣”。草圣自言始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得其神。
7.【鸣珂堂】
张嘉贞(665—729年),唐代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张嘉贞官至工部尚书,封河东侯;其弟张嘉祐(生卒年不详),官至金吾卫将军,二人皆居高官。《新唐书·张嘉祐传》载:“嘉祐,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轩,古代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即车盖;轩盖如云,形容官员很多。驺导,古代贵官出行,在前面引马开道的骑卒。“轩盖驺导盈闾巷”,指车马和官员充斥了街道。鸣珂,意为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后来“鸣珂巷”“鸣珂里”泛指贵人的居住处。张氏“鸣柯堂”由此而得名。
8.【横渠堂】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在今陕西宜川境内)县令、著作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任云岩县令时,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老至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致使妇幼皆知。在渭州任军事判官时,他与环庆路经略使蔡挺关系极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军府大小事,都向他咨询。他曾说服蔡挺在大灾之年拨军资数万救济灾民,并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建议招募当地人取代戍边的中央军,还撰写了《经原路经略司论事边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等,展现了军事政治才能。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时曾召见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其主张得到范仲淹热情赞扬,认为他可成大器,并勉励他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张载回家苦读《中庸》,仍感不足,于是遍读佛家、道家之书,觉得难以实现自己远大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余年攻读,终于悟出儒、佛、道互补及相互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著有《正蒙》《西铭》《横渠易说》等,世号“横渠先生”,尊称张子。传其学者称为“关学”。
后来,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恐受牵连,辞官回到横渠,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维持生活。他整日讲学读书,写下了大量著作。他还带领学生进行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按《周礼》模式,划分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至今该地还保存有遗迹,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张载一生清贫,死后无钱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
张载的名言,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2019年4月17日晨,应中华宋横渠张子后裔宗亲总会和全国张载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邀请,江苏泗阳横渠堂张氏宗亲会代表张伏虎、张爱超、张逊、张伏芝一行4人,在宗亲会会长张伏虎的带领下,驱车前往陕西眉县横渠镇寻根认祖。4月18日晨,在中华宋横渠张子后裔宗亲总会张世敏总会长的按排下,张伏虎一行带着1892年老谱和认祖归宗的材料,以及贡香、黄纸等贡品,来到先祖祠堂祭拜。
9.【世德堂】
张安上(生卒年不详),字仲礼,宋代棣州(今属山东滨州市)人。庆历年间(1041-1048年)进士。任恩州通判时,下属县邑送来囚犯,安上怜悯地说:这里不是关死人的地方,宁可失出(重罪轻判或该判刑的不判刑),不要失入(轻罪重判或不该判刑而判刑),遂将犯人减刑或释放。后来任乾宁军通判,率众修筑河堤数十里,自此州内无水患。安上有八子,皆显贵,能守世德(先世的德行),时人比作高阳里。其后人因以“世德”为堂名。
10.【三凤堂】
明代人张泰(1436-1480年),字亨父,本姓姚,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官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与陆武、陆容齐名,号娄东(太仓位于娄水之东,故有娄东之称)三凤,有《沧州集》。其后遂以“三凤”为堂名。还有一种说法:明朝中期,从弘治到正德年间,我们张家出了三兄弟进士,即张羽,张翀,张羽惠,人称张氏三凤,张羽官至河南布政史,张翀官至广信府知府,张羽惠官至兵部侍郎,为此朝廷敕建三凤牌坊,以示表彰,张氏家族遂将家族堂号改为“三凤堂”。
11.【上柱堂】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为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他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历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皆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止肃然。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其后人以其封号为宗祠堂名。
12.【张鼎堂】
古代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总称“鼎甲”。
明代张姓出过三位榜眼。他们是张显宗(1363—?年),福建宁化县石壁镇坡下村人。6岁丧父,由母抚育成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榜眼,初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国子监祭酒、工部右侍郎、交趾左布政使等职。张春(1510—?年),字伯仁,江西新喻人。少年用功读书,诗文俱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升侍讲。当时严嵩当权,对张春的敢言直谏极其反感,张春开馆讲学,触犯了严嵩大忌,遂将其调任南京太仆丞。张春厌恶官场的明争暗斗,便辞归故里,在家乡建二所讲学堂,一名“忠孝”,一名“友仁”,每日与四方学者研讨“良知”之学。张修嗣(生卒年不详),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首辅张居正次子,万历五年(1577年)中榜眼。张姓族人遂以“张鼎”为堂名。
13.【德远堂】
德远堂,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塔下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远堂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建筑精华,造型古朴典雅。祖庙后山古树参天,正殿前面半圆池塘两边场地上,高10多米的23杆石龙旗杆婷婷玉立,与整座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石龙旗杆全用石雕,造型独特,工艺精致,其结构分为基座和主体旗身两大部分。基座有方形、六角或八角形,高出地面一米见方,10余块大小不一刻有花纹图案的石板组合而成。它紧抱旗身耸然挺立,主体旗身又分下、中、上三段:下段为方形主柱,高约4米,面宽0.4米,刻有竖旗年代、学衔、官阶、辈分、姓名;下、中两段之间用方磐石凿榫紧相连接,中段高约3米,镌有形态各异,俯身昂首的蟠龙浮雕栩栩如生,再往上段即用圆磐石凿榫衔接直径约0.2米、高2米的圆柱。石柱顶端有的刻笔尖,有的镌坐狮。相传文官树旗多为笔锋,武官为狮雕尾。
明宣德元年(1426)七月十四,张化孙第5代孙张一郎,妣华一娘携子光昭从永定金沙迁塔下村开基为始祖,迄今衍传23代,国内人4000余,海外I万多人。德远堂是台湾台北、台南、台中、基隆、花莲等地张小郎后裔的祖祠,在台南县也有一座德远堂,其建筑规格与塔下张氏家庙一模一样。靖台两地张氏宗亲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14.【二铭堂】
梅里张氏宗祠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崔桥梅巷里崔北村。梅里张氏宗祠坐北朝南,堂号“二铭”,为总祠“百忍堂”之分祠,由张天挺及其子孙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始建,历时两年建成,时称“出常州东门外第一壮丽之宗祠。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葺。之后,200余年来,祠屋一直未修缮,破损较为严重。2005年5月,张氏族人发起了重修张氏宗祠的倡议,得到族人热烈响应。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恢复了张氏宗祠原有的形制。梅里张氏的远祖为汉初名相张良,唐朝大臣张九皋是梅里张氏的直系先祖,北宋嘉祐进士、监察御史张戬是他们的祖先。为避元末战乱,张氏梅里始迁祖张逸槃从苏州阊门外迁至横林镇崔桥定居。自梅里张氏宗祠碑廊此,堂号“二铭”,梅里张氏以耕读传家,历代人才辈出。
15.【尊经堂】
尊经,尊重经典。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清代贵州兴义府人。同治二年(1863年)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却未经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等。政治上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他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曾在成都创立尊经学院,其后人遂以“尊经”为堂名。
张氏堂号还有很多,由于资料有限,只收集到这些,全国乃至全世界张姓后人,看到本文后可以补充完善,本人先在此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