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

作者: 花烂漫 | 来源:发表于2023-05-20 19:49 被阅读0次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听《梨花树下》这首歌,因为每当我听这首歌时,就会自然呈现出儿时成长的一个画面:在我家的房前也有一棵大的梨树,每年梨花开时,雪白的一片让人欢喜。

如这首歌所唱到的,母亲就在这个树下编着席子,用硕大的石滚子压着苇条,等我们孩子稍大一些,我们都一起加入做这个活儿的行列中…这场景在当时虽然有劳作的辛苦,但一家人齐心协力做事也是欢乐的。

但如今,每每听到这首歌,想起这个画面,梨花给我带来的却是一种伤感。它不仅寄托的是我的一种乡愁,更是一种与母亲情感的连接。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父母们养家的辛苦是孩子们所历历在目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孱弱,当子女面对日渐衰弱的父母时,内心生出的是一份无奈的悲伤。而对于父母来说,岁月已经渐渐的夺走了他们的身强与力壮,要接纳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要承受一种失落感。

不仅仅我们与父母,作为身为父母的自己,与我们子女之间何尝不是这样,在亲与子之间,我们都要面对的这样的现实,那就是关系的渐行渐远。

某作家曾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梨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伤感。但爱花,从深层来说,也是与母亲息息相通的。

母亲,也是一个花痴,她养的花总是满盆开得诧紫嫣红。无论生活给她带来多大的重压,记忆中母亲养过的小雏菊总是生机盎然,她养的各色菊花总是盛开的姿态万千,而她养的栀子花会芬芳了整个院子。

难道爱好也遗传吗?认为是遗传也许只是一种暗示,其实这种喜好是夹杂着情感色彩的,说白了,在亲与子之间共同的爱好,底层都是一种关系中爱的紧密连接。

曾经认识一位女士,她喜欢描红,她买来大的纸张上面是素色的花,然后她用各种绚丽的色彩把她描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据她说,这也是她父亲的爱好。这种传承更多的得益于一种内心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仅是作画者本人,更是来自于家族底层的动力,也许画作者会把这理解为一种基因中暗含的潜质或天分,这是一种暗示的力量。

有一位喜欢花草生意的朋友,再一次短视频中,我发现了他父母的小院,父母的小院儿中,各种各样的花草将小院装点的生机盎然,于是我理解了他的生意可以做起来的源头。

身为父母,我们的喜好是可以传递给子女的,而这个喜好可以给孩子带来生活的享受,原因在于这是得到过父母祝福的爱好。

纵使生活有万般理由让你去承受不能承受之重,我们更要有万般的勇气让自己学会愉悦自己。无用之用,也会像基因密码,可以让后代们学会苦中求乐,乐观生活。

随笔

相关文章

  • 2019-05-24

    读书本是可有可无的事,别当有用之用,当作无用之用才是。无用之用的事认真做。

  • 简聊

    读书,无用之用。

  • 五十三:《庄子读后感》

    三:无用之用是大用 庄子在《人间世》中一再强调“无用之用”,在“无用之用”的理解中,世俗中的理解,只有有实用价值...

  • “无用”之用

    周末时候听了王强老师的一节课,《人文社会学导论》,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在王强老师的思想框架里,有一个层次机构,按广...

  • “无用”之用

    写简书的第三天,为了方便分享阅读我建了一个名为“加油,赞!”的微信群,群里没什么外人,都是一些好朋友和亲近的人...

  • “无用”之用

    与Four线上聊天,感悟颇多。 每个人思考问题和做事的方式不同,境界不同,Four喜欢上了种菜,很投入地打理菜园,...

  • “无用”之用

    信祺经常自诩是个劳碌的人,大约是吧!比如在职时,基本每天都会忙到深夜,周末或者假期,如果不被工作占据,除了偶...

  • “无用”可去补苍 天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有用还是无用?请借我一双慧眼吧:“无用”可去补苍天! 《...

  • “有用”vs“有趣”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

  • “无用”之《诗经》开启新的自己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末知“无用之用”。事实就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王国维曾将人生分为三种境界,“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用之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v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