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读完这本书,然后和很多其他的书籍一样被束之高阁,2017年来年终总结都没写,每每想起来总是愧疚万分,我好像没闲着,可是我好像一件事也没有做成,我的时间去哪里了?
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也许是每一个小文青的美好愿望,如我,可是,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内容可以写,或者有了精彩的想法形成文字总是觉得成品和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跟着达人学习目标记录,分割到每天,但是最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年伊始总会有很多新年愿望和信念目标被记录在各个笔记本上,到了年终总结却总是按照百分比来衡量过去一年的成果;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人好像就比我们多了两倍不止?
《暗时间》这本书总共三大块,分为暗时间定义、存在和应用,改变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暗时间,以及跟波利亚学解题。令我困惑的就是最后一部分,开始我觉得是作者的工作提升笔记而非写书,当我再次翻阅这本书在第一章看到作者关于心理学和认知的理解之后我明白了,最后一部分是作者通过自己的对于暗时间、思维、认知参照的深刻分析,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讲,还不是一般的有深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3064652/6f7bfb18480e0fe3.jpg)
01.时间是公平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1、暗时间的有效利用并坚持下去。
走路、买菜、公交、洗脸洗手,吃饭,睡觉,这些都是可以被用来利用的,说来容易,其实也难,因为很难坚持,过些日子还是会像随手刷微博;而且,很多人善于读书或者思考,但是同样做一件事的人也经常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同等条件,A和B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职位相同,学历相似,两人都有同样的上进心,对于发生在两人身上相同的事情,A和B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A和B都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其根源在于思考的方式和思考深度。
对于一个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事情的处理方式,而处理方式又影响了结果。有人利用暗时间思考提升自己,有人利用暗时间思考娱乐八卦的真实性,若非职业相关,后者更容容易被归结为浪费时间,久而久之,高下立判。
2、增加学习密度,提升思维体力。
兴趣爱好广泛被这个快销时代打上了优秀的标签,斜杠青年更是被赋予成功者的美誉,但是若是要说学习或者了解一个行业,眉毛胡子一把抓显然不可取。而且,万变不离其宗这句古话也越来越多的被行业大牛和成功人士推崇,真的要有所建树,需要深挖一口井,保证自己不被渴死,你才有经历和能量去拓展其他。重要的是,挖井的方式只有那么一种,所要练习的无非是挖井的方式,哪个角度下锹比较省力,锹柄多长方便使劲,要是今天挖井明天填沟,估计要渴死了。
谁都知道想要提升英语就要多读多看多听多讲,但是如果将这个战线拉成十年,十年后英语也未必学得会,要是将听和说这两部分能在一个月内反复淬炼,结果必然不同。学习就在于重复,别以为重复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时间其实是在正确的重复下节省出来的,《刻意练习》这本书个人认为就是一本教怎样重复的好书。
3、学以致用
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不得不说古人是真的很厉害,短小精辟的一句话包括了多少个游泳的方法,如果说从哪里能看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话,我觉得可以这样回答,一句成语就可以让你写一本书去解释。
甲花了半年的时间学习设计,书读了八九十本,设计草图出了四五十幅,老板让他设计一部车的电路原理图,啊呀,甲拿过任务目标,对着符号又研究了一个月,任务好不容易才交上去;老板让乙也做同样的事,乙拿着任务目标图书馆蹲了三个月也出了一幅设计图,两个人都完成了任务,但要是老板用人,你选哪个?
额,其实我想说的是学以致用是最省时间最有效率的一种方法,想节省时间吗?边学便用吧。
02.思维、认知改变生活
1、没有亲身经历也可以明白
小时候总是说错话办错事,有时候自己都看不过去,就会跟家长抱怨说,为什么某某某那么聪明,我怎么什么都想不到?家长就会安慰我说你没经历过么,着啥急,长大了遇到的事情多了你就知道了。真的是这样吗?直到有一次姨妈和母亲聊天,表姐就在旁边目不转睛的看着两个人聊天,我拉她去玩也不肯,事后我就问她,有什么好听的?跟我们又没什么关系。表姐却说,跟现在的我们没关系不代表和将来的我们没关系,以后我们遇到了的话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想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终于知道了差距在哪里。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当然哈,我可不主张你去听墙角,是要留心和用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书写是最有效的思维训练法
写作这回事可俗可雅。其实很多人都只是觉得写作可以赚钱,其实写作的最大的好处是思维整理。这个好处经久见效,写了八九十篇的人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写作有关那些方面呢?知识输出、信息整合、语言整理、逻辑分析等等。写字谁都会,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就另当别论了。
写作记录也涉及了认知、思想等,要真的列举写作的好处,估计又足够有识之士写一本书了。对了,现在不是也有很多书籍教写作和写读书笔记吗?就连笔记如何写都有N种方法,要是能够将这些兑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那也是不小的财富了。
3、不可替代和核心竞争力
手机导航推出后,下岗了一批领路人;电话邮件兴起后淘汰了一批邮递员。在快速发展迭代的时代,不可替代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主趋势。
我认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其实是自己的内在特性,只要是和人的特质相关,事情就变得可变而且特别。列举一些在下面:
-专业领域技能;你会别人也会,但是别人就是不如你的好
-跨领域技能;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表达沟通
-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刻意练习,新旧知识结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性格要素;毅力,恒心,自信,谦卑
03.实践方法
1、不刷微博,少玩手机,多读书。
2、读书要挑剔,分类读。
3、写读书笔记,回顾读书笔记。很多书的方法是有交叉的,而且适合作者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多回顾就可以筛选出很多自己没必要去看的书,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
4、专注也是节省时间。有很多电影里面总是有那么一两个场景说一分钟两分钟的重要性,相比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个没有操作就没有话语权,专注过的人才懂。不多解释。
5、思维模式是操作时间的直接舵手。要提高要改变要节省时间,就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
总是感叹时间过的太快,其实是没有有效利用,和时间做朋友,把每一天都过的充实有意思,几十年之后,躺在摇椅上,不会为自己荒度光阴后悔,就是这本书的最大意义。而且,书中提到了很多本书名,像作者这么挑剔的读书者相比都是书中精华,对于我这样的菜鸟读者而言,着实是一份很好的书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