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跑题才是正题上班这点事儿
最大的焦虑怀疑,总有最渺小的自己

最大的焦虑怀疑,总有最渺小的自己

作者: 大饼不是博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00:12 被阅读28次

    1.

    几年前,我离开了在外人觉得不错的单位,这件事情标志着自己作为一个广告人正式地扬帆起航了。

    那时候微信朋友圈还没有什么人玩,微博上的明星们都还敢肆无忌惮地表达喜恶、明目张胆地站队护犊子插刀。虽然吃相比较难看,但都像是活人在发言,与现实生活中和某某口中谁谁的八卦一般有血有肉。

    而如今完全不一样了,那些明星的微博形象都变成了美图鸡汤博主、早安晚安报时器、广告通告推送员,放一个高风亮节的虚拟稻草人在那里,接着公司维护着傀儡的完美人设,而博主真人则完全躲到了后面。大众只关注内容,至于是不是他发的其实根本不重要。

    那时的微博还是以公共事件讨论为主,不是娱乐明星的天下,微博言论还并没成为明星们人品道德的重要考量。而现在,一个手滑点赞都能让他臭名昭著,所以各个人在网络上都活得谨言慎行起来。 无论谁,只要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网络讨伐,都会逐渐变成一个网络鸡汤稻草人。

    此时很多人都弃微博而去转战朋友圈。


    2.

    “你居然还玩微博啊!你是有多无聊?”

    这是很多人知道我还在玩微博后最直观的反应。不过有时意外的发现,新认识的朋友还在玩微博,互关后点开对方主页,发现了他与朋友圈不一样的一面————居然这么有趣。

    很多人说微信打败了微博,所以微信替代了微博,这简直就是错误的。无论微信怎么横行霸道,微信始终是微信 ,微博始终是微博,没有谁替代谁的问题。微博只是逐渐沉淀下来了,并不是没有人用了。再回头看那些年,每个互联网公司都上线了微博产品,而如今仅剩一家。

    微信是发传单,微博则是LED大电视。一个是通讯工具,一个是媒体工具。

    微信粉丝之间是封闭的,几乎无交集,微博粉丝之间是打通的,起码可以相互观看和评论。微信是私聊,微博是广播。微博可以利用群体造势,而微信不能,虽然如今有公众号,微博依旧无可替代。

    所以微信上大多谣言比微博滞后。这就是为什么微信上还在寻人、寻物啥的,而微博早避谣了。

    看到周遭一个个人弃微博去朋友圈,终于可以不用小号,光明正大回归当个话痨了。窗外的金色日光突然使人洋溢在慵懒的气氛中……


    3.

    每一天去单位上班的路程都是非常漫长的。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永远切换着不同的APP浏览着不同的信息。想不到码字标题的时候永远最先想到地就是先写下《讨人厌的字》。那是张悬的一首歌名。它翻来覆去地唱————大家都怕了苦日子,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我总是说着那,没有人懂的歌词,写下讨人厌的字,往后还要有的不会是比较五花八门宿命也缤纷的事,我还是想想刚刚又听到的解释,写下讨人厌的字。

    八卦这事,这一切大家仿佛无师自通,就像吃饭,就是世上平淡无奇不足挂齿的事儿。

    工作只余,往往只专注一会儿,我们就开始中断手中的各种事物,开始刷起各种社交软件或APP。看看世界上与网络中又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什么梗又会变成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自媒体营销号竭尽全力的编写标题,搜集各种热点与耸人听闻的故事,想通过互联网的人群裂变,令自己的账号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年龄的增长与他们描述的成就不成正比不断加深着我的焦虑。接着逐渐演变为巨大的行星,不断吸附着周遭路过的尘埃。

    接着这些巨大的流量机器最终都依附于平台的黑洞,而一些微小的创业者和自媒体只能在流量机器下苟延残喘,并且依附于这些黑洞中生存,脱离了可能就是死亡!


    4.

    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总是需要通过关系来定义自己是谁?互联网中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只言片语,接着给一个人定标签?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能发现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人们都是用身份关系来定义自己的,比如“我是xx的儿子,这是xx的同事,这是xx的男朋友”。标签也是一样,“有品味”、“时尚”、“小资”、“成功”等,它无法保护人们免受孤独感、抑郁情绪及压力的侵袭。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与世界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渺小,告别焦虑,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与粉丝作为对抗孤独与焦虑的一面挡箭牌而已。

    最大的焦虑怀疑,总有最渺小的自己

    1990年,旅行者1号于距地球64亿公里处最后一次回望母星,拍摄下这张照片。

    “我们成功地拍摄了这张照片,当你看它,会看到一个小点。那就是这里,那就是家园,那就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个人,认识的每个人,听说过的每个人,历史上的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活过了一生。我们物种历史上的所有欢乐和痛苦,千万种言之凿凿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所有狩猎者和采集者,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所有的皇帝和农夫,所有热恋中的年轻人,所有的父母、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者和探索者,所有道德导师,所有腐败的政客,所有 ‘超级明星’,所有 ‘最高领袖’,所有圣徒和罪人——都发生在这颗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上。”

    ——卡尔 · 萨根,1994

    再此看来,在信息流爆炸的时代,在飞速发展的年代,我突然不再抱怨工作中的种种与这些年经历的不公。相形之下,庆幸自身的理智和幸运,对于按部就班的生活轨迹不由觉得焕然一新。希望借此挣脱大龄的焦虑与渺小,希望借此挣脱一系列的悲观的假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大的焦虑怀疑,总有最渺小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xyaxtx.html